中国学术场景下集体建议的人际语用功能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关于建议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虽然以往研究探讨过不同场景下的建议,但是研究中国语境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中答辩委员的建议的少之又少。第二,几乎所有研究都停留在个人建议层面,而忽视了集体建议。第三,现有关于建议的研究似乎已达成这样一种共识:不管建议是事先期待的还是不被期待的,它都会不利于建议双方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现。这主要是因为建议的本质特征,即建议双方之间的非对称性,不利于建议接受者构建有能力的参与者这一身份。但是,中国语境下的集体建议是不是也呈现出类似的人际关系管理特征,这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本研究以Spencer-Oatey(2000)的人际管理模式为理论依据,旨在探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这一场景下,答辩委员如何在实现集体建议的过程中体现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管理。本研究集体建议的定义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景、由至少两名老师共同提出的、与建议接受者息息相关并且对其有帮助有价值的(Vehvil?inen 2001:373)话语活动,它既包括信息成分又包括建议成分。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一,中国学术场景下集体建议的话语特征是什么?二,这一场景下集体建议实现的和谐取向的人际功能是什么?三,在集体建议过程中这些和谐取向的人际功能是通过什么样的策略实现的?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笔者录了15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转录成155300字的语料,并一共从中发现56个集体建议的例子。这56个例子就构成本研究自创的小型语料库。通过观察语料库中的所有语料,并基于以往关于建议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集体建议体现出下面九种具体的话语特征:(1)总结他人的间接建议,(2)肯定他人的直接建议,(3)肯定他人的间接建议,(4)解释他人的间接建议,(5)解释他人的直接建议,(6)举例说明他人的间接建议,(7)否定答辩人不同于答辩委员的观点或争论,(8)将他人的直接建议具体化,(9)将他人的间接建议具体化。此外根据卡方检验,总结他人的间接建议以及将他人的间接建议具体化在数量上相当,而其他七种特征也在数量上相当。但是总结他人的间接建议以及将他人的间接建议具体化在此场景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种。第二,这一中国学术场景下的集体建议实现了两种和谐取向的人际语用功能:挽回面子功能和融入交际功能。但是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种功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具体说来,语料中融入交际功能的例子有55个(其中2个与挽回面子功能的例子重合),远多于挽回面子功能的3个例子。所以在此中国学术场景下集体建议实现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融入交际功能。第三,挽回面子功能是通过赞扬和尊重的策略实现的,而融入交际功能是通过增强语气,维护,移情,赞扬和尊重这五种策略实现的。用卡方检验分析融入交际这五种策略在数量上的关系,结果显示尽管答辩委员也会使用少量赞扬,维护和尊重的策略,他们更倾向于采用移情和强化语气的策略来融入交际。本研究跳出了个人建议的层面,从集体建议层面来研究建议。结果表明给建议能够实现和谐的人际管理,这挑战了以往绝大多数研究的结论,即不管是期待的还是不被期待的,给建议本身都不利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管理。
其他文献
“很+N”构式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其构式中的“N”指名词。从语法学的角度来说,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用法曾被视为是违反语法规则的结构,但事实上,“程度
四十多年来,元认知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表明,依据不同个体的特征,元认知策略是熟练阅读的关键性因素。阅读不仅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
本文根据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研究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以云南东川市深沟为实例,分析评价了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结
就差异化教学来说,主要是从合体差异、目标差异以及练习差异等方面来进行的。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以此来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
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子支付的概念,指出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性问题,对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性措施和对策。
纳西东巴文被称作纳西族“活着的象形文字”,主要用于书写宗教经典。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东巴文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本文以《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为
元和时期可谓唐诗的第二高峰期,也是唐诗的大变期。其间,名家辈出,流派分立。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应运而生,韩孟诗派、元和诗派也是大放异彩。但是,相对于元
责任担当意识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参与中必备的一项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面对错误时,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面对班里的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近些年来,它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习动机又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它和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以武陵山片区侗族饮食民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侗族饮食民俗翻译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从而提出应采用适当的文化补偿策略来避免这种文化缺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目的在于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