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Recontextualization "是1996年由社会学家Basil Bernstein基于教育学领域提出来的概念,后来被Per Linell引入到语言学领域。从艺术范畴来看,语境现象作为一种艺术语境的存在,与其当代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绘画艺术中的语境重构可概括为,将艺术语境中的已有语境所含的意义转移至另一个语境当中,意思是把含有原艺术元素的语境要素提取后进行主观加工,再将其置于新的语境当中,新的语言环境中生成新的意义过程。语言学中的再语境化无疑为绘画艺术中语境重构的理解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既让艺术家们在语境重构创作的运用上表现的游刃有余,又让绘画充满了神秘感,促使观者由以前的直观感受画面,到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思考其中的意图与指向。本论文以当今绘画艺术中的语境重构现象为研究对象并展开研究,以跨学科的方式探讨艺术语境的再语境化现象如何呈现,以适应如今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艺术实践的信息需求,通过对艺术环境、艺术创作、艺术家的分析,探究语境错位、语境置换、语境重建对艺术再语境化的影响,实现艺术再语境与作品创作的有效结合,明晰艺术再语境的呈现于理解应具备的方面,实现语境重构在艺术实践中的最高效用。本论文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点明写作缘由,并结合社会发展环境,解读当代绘画艺术发展之下的语境重构研究,整理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从词源“再语境化”衍生到艺术的再语境化,进而提出再语境化从社会教育学到当代绘画艺术的实践,为语境重构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实践做铺垫。第三部分从再语境化影响下的当代绘画艺术的创作视角、创作方式以及作品画面呈现三方面出发,分析语境重构在艺术家创作中的手法特征。第四部分对历史上的艺术元素以及自我艺术创作语境进行再语境创作,分析艺术家作品,探析绘画艺术再语境化的表达方式。第五部分将绘画艺术创作中再语境化的存在价值和语境形式泛滥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