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的迅猛腾飞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市场融资规模、上市公司数量均已实现大幅增加,然而相继出现的财务造假案件也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颗毒瘤迅速蔓延开来。财务造假问题并非我国所独有,世界范围内也频繁爆出造假丑闻。财务造假使公司深陷经营困境,也给利益相关方造成巨额损失,更严重威胁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虽已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但从现行造假案发生频率来看,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将以案例研究的方式,选取大智慧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2013年,公司通过虚增收入、少计成本等6种途径共虚增利润1.2亿元。究其造假原因,本文借助三角理论展开详细分析。压力因素主要是现行法规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求压力。机会因素涉及内外两部分:内部原因立足于公司自身,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薄弱有漏洞为其创造了造假的条件;外部原因中,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勤勉尽责以及低廉的处罚成本共同激发了公司铤而走险的造假行径。合理化的借口因素则是对故意造假行为的否认。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治理,合理化的建议也包括三个层面。为减小财务造假的压力,现行法律法规尚有待完善,对于上市公司业绩考核、信息披露等症结仍可寻求更佳解决方案。为遏制财务造假的机会,对于上市公司,需要健全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职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五位一体”多管齐下,优化内控制度,保证对制度的贯彻执行;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应当加强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重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与此同时加大造假惩罚力度,增加舞弊成本以形成足够的威慑力。为消除财务造假的借口,管理层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勿因个人贪念牺牲公司的未来,并尝试建设诚信道德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