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对空间观念的要求,空间观念的提升已成为几何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折纸作为一项与数学紧密结合的手工活动,由于其在空间图形上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性,渐渐被赋予数学教育价值。折纸活动不仅能弥补学生在平面到立体上空间变化的具体感受,其折叠过程中的每一次展开、翻转都蕴含着数学原理。笔者所在的实习学校素来有自己的特色拓展课程,但通过调查发现在拓展课课程体系中缺少以数学学科为背景的拓展课,而拓展课作为新型课堂模式,能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开发价值。因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开发并实施了一门以提升学生数学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的折纸拓展课。本文有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六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现状如何?(2)用于提升六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折纸拓展课如何开发并实施?(3)折纸拓展课对六年级学生有哪些影响?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折纸拓展课的开发:首先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确定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包括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折纸与数学的认知现状,用测试法了解学生空间观念的现状,以及访谈法了解教师对于折纸拓展课的建议与经验。其次是对折纸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确定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给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最后通过问卷与测试卷的后测调查得到该拓展课程对学生情感和空间观念上产生的影响。最终,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六年级学生已形成基本空间观念,能对静态图像认知并进行简单操作,但对于复杂立体图形的动态变化学生不能做到全面综合分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用于提升初中生空间观念的折纸拓展课程开发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调查、组建班级、根据学生的空间观念现状制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计针对提升空间观念的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编排系统课程以及对课程进行实施与评价。(3)折纸拓展课对六年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显著提升,学生在识图能力与旋转等对立体图形进行心理操作上的进步明显。第二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开始愿意以折纸的形式主动了解数学知识,能意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