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数据、信息和知识借助互联网进行储存和传播,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场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应用,逐渐从通讯工具转变成集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和商业盈利为一体的媒介平台。最早在2013年,出版学CSSCI期刊就尝试借助微信公众号连接读者,进行学术期刊的品牌营销活动。本文首先借助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营销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历程和基本情况作梳理和总结,发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营销竞争日趋激烈,读者日渐增加的内容和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然而出版学CSSCI期刊仅将微信公众号视为学术论文分发、传播的补充渠道,没有充分利用机遇和自身优势,团队人员也缺乏专业的营销策略指导。借助互联网web2.0时代的消费者分析模型:SICAS,对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在读者与期刊品牌互相感知阶段,公众号定位模糊、未经认证,以及外部推广活动不够,导致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品牌影响力有限,无法快速吸引目标读者;在激发读者兴趣,引发沟通阶段,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内容主题单一、分发方式不规律等问题导致公众号内容缺乏趣味和价值,读者产生不了与公众号沟通的兴趣;在读者与公众号交流互动阶段,菜单功能不够完善,读者体验不佳;在促进购买行为发生阶段,公众号商业盈利方式单一,读者的付费意愿不高;在读者体验分享阶段,由于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缺乏引导读者分享的意识,也就无法知悉读者意见,反促二次营销。由于出版学CSSCI期刊的公众号营销活动整体呈现同质化、保守化的特点,本文选择微信传播指数高、市场化水平好的学术类公众号:壹学者、募格学术、学术志、社科学术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联合相关平台进行推广、引流活动,垂直营销感知目标读者;内容上平衡社会和学术类选题,降低阅读门槛以提高趣味性;建立读者社群,实现读者、编辑的实时沟通。然而,案例在公众号关联网页设计方面还有待优化,致使读者交互体验不佳;公众号的读者社群关系不够紧密,输出价值的活跃者数量较少,这类问题值得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规避和思考。最后,结合社交媒体营销理论,以及双效原则强调出版机构社会效益和经验效益兼而有之的目标,对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提出建议。首先开通线上平台的引流入口,提高线上活动的类型和频率,联合有关组织举办学术类比赛,借此输送读者流量,提高学术期刊品牌的感知力;其次,平衡社会和学术类选题,鼓励读者协同内容生产,创新内容呈现方式以此提高公众号内容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定期更新链入资源,打通投稿审稿端,设计清新流畅的网页以及设置关键词回复,借此提升读者的交互体验,增强平台粘性;第四,结合出版学CSSCI期刊的资源优势,开发多种知识内容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消费者心理创新销售方式,促使读者产生购买决策;最后,建立读者社群,引导读者分享评价,并建立监测数据库,反促二次营销策略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