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全世界都在思考“中国问题”同步,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一个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之中且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也必须思考整个“世界问题”。新世纪之初,中国在对本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和谐理念及其历史实践,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提出的各项外交新主张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借鉴包括西方自由民主理念在内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以及对当代中国及国际社会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等进行缜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这反映了面对新的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迅速发展且有着宏伟抱负的大国,开始有意识地建构与展示自己对“世界问题”的根本理念、做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反映了中国对建立在和平与安全、发展与进步、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价值基础上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懈追求。质言之,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对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良好愿景及自身地位与使命的自觉。我国在宣示与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看待和谐世界理念与西方自由民主理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使西方国家逐渐理解、信服和认同和谐世界理念的问题。对此,本论文通过对以上两个分属东西方文明的理念之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后认为,和谐世界理念与自由民主理念都是人类这一“天生的政治动物”对“善”的共同体生活的理解和不懈追求之反映。和谐世界理念为人类最终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崇高理想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自由民主理念则被历史的实践证明是迄今为止成功地实现了国内治理的价值原则,它们只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对实现人类理想的制度设计——事实上世界上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制度设计——有不同的理解而已。两种理念的相通及各自的优劣之处,决定了相互间进行交流与借鉴的必要性,并为此而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和谐世界理念实现的机制问题。本论文主要通过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考察,此进行了例证。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与发展的历程清楚地显示,其源于地缘政治但又远远超越了地缘政治。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作为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经过内化成为彼此间在各领域合作的指导原则,并最终升华为“上海精神”——体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内涵——的逻辑结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向我们昭示,在一个多样化的地区及世界,不论是发展正常的国家间关系,还是加强各国间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只有奉行和谐理念,才能同时满足多样化的现实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双重要求。通过以上论证,不仅为我国在新世纪如何与众多周边邻国构建新的睦邻友好关系提供了思考空间,同时也为在世界范围内宣示与实践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其他文献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有助于中小
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服务功能,是稳定优质客户,增强业务竞争力,增加经营效益的重要载体。随着商业银行转型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银行业所面临的支付结算操作风险日益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除了其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遭到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坚决抗击外 ,还有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劳动力严重不足、工业实力较弱、战时经济管理
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是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所构成的。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
娲皇庙位于距山西省霍州市5公里的东郊大张镇贾村。四周青山环绕,东有潺潺泉水流过。村内至今仍现存有大量古建筑遗构,如娲皇庙之东为清代悬山顶建筑魁星楼,庙之西为文昌阁高台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成为了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时代的结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从政治制度化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的产生最早起源于美国为保证在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下,其司令部仍能发出作战指令而对军队通讯系统
保险营销体制对保险企业的营销活动以及整个保险业的稳健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及法国的保险市场及营销体制概况、寿险营销体制、财险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为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民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