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在长期的进化和栽培历史中,由于本身的变异、自然杂交、栽培环境不同等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类型,使得葡萄的分类鉴定难度加大,命名混乱。本试验以欧亚、欧美杂种部分品种及砧木品种为材料,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53个葡萄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通过NTSYSpc2.10e软件对RAPD的扩增谱带进行分析,进行葡萄品种的分子鉴定和分类研究,探讨葡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 1.通过采用CTAB、SDS和高盐低PH法三种DNA提取方法提取葡萄幼嫩叶片DNA,分别对其进行紫外吸收检测、电泳检测和RAPD检测,结果表明:三种方法DNA完整性好,RAPD扩增带清晰,A260/A280的值在1.7-2.0之间,符合RAPD反应的要求,都可用于葡萄基因组DNA提取。其中以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最好,本试验选用CTAB法进行。 2.通过对模板DNA、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和Mg2+浓度的优化试验及对PCR反应程序的筛选,确定了本研究的适宜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反应体系:25ul反应体系中,含2.5ul 10×buffer(PH=8.8),50ngDNA,0.4umol/L随机引物,200umol/L dNTP(dATP、dGTP、dCTP、dTTP),1U Taq DNA聚合酶、2.0mM Mg2+以及纯净水15.5u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1min;36℃退火1min;72℃延伸2min;39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温。 3.利用对280个引物进行筛选所得到的33个引物对53个葡萄样品进行RAPD分析,扩增片段大小为300-3000bp,共检测到325个位点,其中275个是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达到84.6%。平均每个引物获得9.85个扩增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为8.33个。各品种间多态位点百分比变化范围为58.3-100.0%,其中多态位点百分比最高的是引物S60、S514、S1399、S1478、S2122、S510、S1468、S6和S284,最低的是引物S216。这说明了本试验所用的5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很高。 4.通过对两个同名高妻及其亲本的遗传距离和指纹图谱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对其两个品种进行区分,从而为纠正目前品种命名杂乱的现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