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还原CO2反应过程中CO2·-自由基的检测与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对于电化学催化还原CO2的相关研究便成为一个热点。在电催化还原CO2的过程中,伴随着质子(H+)和电子(e-)的逐步转移,形成了多种自由基,其中CO2得电子生成CO2·-自由基被认为还原CO2过程的第一步。CO2·-自由基的动力学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CO2还原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对开发新型的催化剂材料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有关CO2·-自由基动力学的研究对理解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非常重要。由于CO2·-自由基的寿命极短,采用传统的电化学方法来检测自由基是一个挑战。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具有薄层池和超微电极的优点,能够在稳态条件下捕获到短寿命的中间体。本论文采用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基底产生/探针收集模式对CO2·-的生成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同时借助了电磁场证明自由基的磁电流效应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提高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基底产生/探针收集工作模式研究了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CO2·-自由基的生成动力学。通过在超微探针电极上得到的电流与时间响应曲线,系统地研究了CO2·-自由基在Cu金属催化剂和Cu-Sn双金属催化剂上的生成过程。通过比较拟合计算得到的一系列异质反应速率常数,发现Cu-Sn双金属催化剂上CO2·-自由基的稳定性更高,转化率更高。说明了CO2·-自由基的稳定性是直接与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成正比的。(2)通过施加外部磁场,研究了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CO2·-自由基的磁场效应。通过分析磁电流的变化趋势,发现对电催化还原CO2施加磁场,可以通过自旋混合促进CO2·-自由基对由单重态→三重态的转换,CO2·-自由基对三重态的增多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说明了CO2·-自由基的状态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十分复杂,是多种慢性肝损伤共有的病理改变,也是是绝大多数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中国的慢性肝损伤患者人数众多,如不及时干预,可进展成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其终末期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纤毛存在于真核细胞表面。最近有研究提出纤毛的缺失与肝纤维化相关,而纤毛内转运(IFT)是纤毛生成及维持正常功能的关
众所周知,荧光探针因其高的时空分辨率、优异的灵敏度、快速的分析能力以及在生物样品中的无损成像能力等优点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本文中我们构建了三种新型荧光探针,延长了固态荧光团2-(2-羟基苯基)-4(3H)-喹唑啉酮(HPQ)的波长,实现了对一氧化碳(CO)、半胱氨酸(Cys)这两类物质的定量检测,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生物样品中进行原位荧光成像。1.我们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新型固态荧光团HPQ的
学位
学位
微铸锻铣复合增材制造设备由于具有可以个性化定制复杂异形构件的优势,在进行复杂异形构件设计阶段可以大大减少零件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设备以租赁的形式被使用已经提上日程,为了满足设备所有者和设备租用者实时查看众多微铸锻铣复合增材制造设备制造过程状态的需求,研究了微铸锻铣复合增材制造监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微铸锻铣复合增材制造监测系统,包括感知层、边缘层和云平台层,
为了方便人们进行线上的办理业务,企业管理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更多的应用系统部署到企业的应用服务器群中。由于这些Web应用多数都采用不同的用户模型和安全策略,所以每个应用系统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登陆系统。这样不仅增加了开发人员的负担、在维护和管理上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给用户也会带来不好的体验感。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造就了单点登录的诞生。单点登录很好地解决了相关问题,成为企业
目的:评估分期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效果并分析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马凡综合征患者,其中114例患者行149次手术,我们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分为5类:(1)主动脉根部扩张(2)主动脉夹层(3)胸主/腹主动脉瘤(4)广泛胸腹主动脉病变(5)心脏病变。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心脏彩超+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明确病理类型及病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