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作品之所以在80年代甚至在今天仍影响着人们,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索与人道主义精神,而他的作品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其新颖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首先,通过艾特玛托夫的创作走向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在情节结构上呈现出由早期的单一时空到后期的多条线索、多层空间共存的变化。其次,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显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吉尔吉斯族辽阔的草原牧民生活,民间口传文化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书写的素材,使他的作品风格自成一家。再次,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及动物与人的关系有着特殊的寓意。由于吉尔吉斯民族独特的半游牧生活及艾特玛托夫所接受的畜牧知识,他对动物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笔下的艺术形象中有大量的动物形象,它们往往具有喻示、象征和超越的意义。最后,作家饱含危机意识对人类历史进行宏观的审视,立足于“全方位和全球性思维”,提出关系到人类命运的紧迫问题:人类的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了,但伴随着道德危机和对自然的肆意践踏,人类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在精神道德支柱日益崩塌之时,人类出现了生存危机。这些深刻的忧虑与思考使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具有一种难得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