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寨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寨油田是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重要的老油区之一,从1975年地震勘探开始至今历经近40年勘探开发历程,先后发现多套含油层系及多个含油构造,其较高的产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现在虽已处在高含水开发后期,但仍然是中原油田分公司重点关注的区块。该油田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和山东省莘县交界处,主要在山东省莘县境内;构造上是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次级构造中央隆起带北端的一个穹窿构造,主体是被两组走向NEE、倾向相反的正断层挟持而成的地垒,盆地类型属于中新生代陆相断陷一坳陷盆地,盆地基底为中生代古地台,发育的主要沉积地层为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
  文明寨油田多年开发研究形成了一套极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及配套挖潜技术,实现了油藏的高效开发,但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提高,需要对剩余油分布进一步研究才能保持良好开发形势。而针对文明寨油田剩余油分布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从构造的角度,未从相控的角度对整个沙河街组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文明寨油田沙河街组的沉积体系长期以来备受争议,提出了三角洲、浅水三角洲、扇三角洲、末端扇、湖泊等多种沉积类型,那么对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系统全面地收集了文明寨油田沙河街组地震、录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原理和方法,开展了对文明寨油田沙河街组的储层沉积学研究,为文明寨油田剩余油进一步挖潜提供理论依据。
  依靠地震、岩心、测井资料,识别出地层界面,立足前人将沙河街组进行三级地层划分,自下而上为沙四段、沙三下、沙三中、沙三上、沙二下、沙二上、沙一段。
  综合构造背景、重矿物特征、断层活动情况、古地貌分布等资料对物源体系进行探讨,认为文明寨油田主要受东北、西北两大物源控制,且从岩矿特征来看,物源整体较远;工区西南部还受到西南方物源的影响,但由于该物源更远而整体影响较小。在不同时期,不同断层的活动强度影响不同方向的物源供给,而断层走向影响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形态。
  对工区内取心井岩心进行精细描述,识别出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小型波状或断续波状交错层理粉砂岩相、变形粉砂岩相、块状层理粉砂岩相、暗色泥岩相、杂色泥岩相、页岩、泥砾岩等10种岩石相,根据岩石相的组合特征,认为研究区沙河街组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且研究区整体处于三角洲前缘末端,受湖泊作用较强,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漫溢沉积、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河口坝、席间泥、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
  结合连井对比,对各时期地层厚度平面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各时期的沉积物源各方向的发育强弱及沉积中心的位置;分析了文明寨油田各时期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特点,归纳该区的演化规律,认为沙四段沉积时期物源主要为东北方向,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三角洲自北东向南西推进。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在继承了沙四段时期东北方向物源的同时在断层活动的影响下还接受了西北方向的物源供给,工区中部、北部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非常发育且常常多期叠置。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东北方向物源开始消退主要以西北方物源为主,仍旧以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但规模较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要小。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继承了沙三中沉积时期的西北方向的物源,但东北方的物源也有一定影响,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非常发育且较宽。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继承了西北方向物源的同时还受到西部、北部物源的影响,发育三个三角洲朵体,工区西北部、北部的朵体来自西北和北部物源,而工区西南部明15块的朵体来自西部物源。相比之下该时期工区北部较西南部离物源更近,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要大。另外,受湖进影响,该沉积时期较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受湖泊作用增强,砂体席化程度更严重。沙二上亚段沉积时期完全继承了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仍以发育三角洲前缘为且向湖推进,水下分流河道的延伸更远。沙一段沉积时期完全继承了沙二上亚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但供给减弱,且受湖泊作用更强,三角洲发育不连片,砂体席化程度非常严重。
  在总结各沉积时期沉积相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沉积模式,并认为影响文明寨地区沉积相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构造活动情况、古地貌分布、古气候演变。研究区先后经历了断陷和坳陷两大构造运动,形成了不同期次和不同级别的断层,砂体主要走向和断层走向基本一致。研究区西部的六塔、东北部的陈营、西北部的观城地区在活动断层和较高地势的共同作用下在不同时期为文明寨地区提供碎屑物质。古气候影响了降雨量和沉积物的类型,当气候潮湿,降雨量较大时,湖盆扩张水体较深,三角洲向陆萎缩,主要发育前三角洲或浅湖沉积;当气候较干燥,降雨量开始减少,湖盆呈萎缩趋势,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非常发育且较宽。
其他文献
川西坳陷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致密一常规砂岩储层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和四川盆地中浅层天然气重点开发层位。什邡一德阳~广金地区位于川西坳陷中段北部斜坡带上,是川西地区上侏罗统油气开发及下一步勘探部署的重点层段。该区普遍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成岩演化过程,特别是强烈的胶结作用严重破坏储层物性,造成储层近致密一致密的特点。因此,本论文针对储集层致密化的特点,以沉积学、沉积岩石学、沉积相、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
学位
中原马厂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唐庄一马厂构造亚带的南端,整体上为北东向走向的断背斜。经过近30年的开发,研究区已进入高含水乃至特高含水开采阶段,注水开发的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不同形式规模的剩余油大量分布于注水开发油藏的“死角”中。为提高油田的石油采收率,保持持续高效、稳产开发,需要对注水开发中后期,油藏剩余油分布及其综合控制因素进行精细研究及重新评价。  本论文针对马厂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上述
学位
三肇凹陷位于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是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重要资源领域。通过对三肇地区有利勘探目标的多轮优选,认为凹陷中部昌德地区扶余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为该区下部致密油勘探、增储上产的重点目标。经过多年的研究,虽然对于该地区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特征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其成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加明显,为了加快扶余油层的勘探进度,精细刻画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
学位
迄今为止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已经发现并开始勘探的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富集区之一。经过多年勘探发现,苏里格气田的主力含气、产气区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以及陕西省榆林地区定边县境内,区内多为沙漠化草滩,地面海拨在1250m至1350m范围内。此次研究区为苏里格气田中区苏5、苏20区块,位于哈罕兔庙、陶利以北,乌审旗西北,区域构造上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
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总面积占国±4%,近几年来陕北斜坡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勘探开发的区域,目前发现的苏里格气田就在陕北斜坡的北部,含气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其中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石油、天然气的主力产气层之一。本次论文研究区域为苏里格气田中部的苏14、桃7区块,面积约为1.3×103km2。苏里格气田各单位及众多院校和多家研究单位,在基础地层划分标准上不统一。桃7区块为合作
学位
碳酸盐岩储集层是天然气的良好富集体,其中次生孔隙是油气的重要储渗空间。加上裂缝和孔洞之间是相互连通的,增加了油气的流动性,储层的渗透性增强,使裂缝的预测难度加大,裂缝是由各种外来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易受到多种外界环境的干扰,另外裂缝存在的地层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提高了对裂缝研究的难度。  PG油气田是国内较大的油气田,该地区有较多的储层类型,岩相在不同地区也不相同,该地区的基质孔隙度较低。这些因素导
学位
L油田在开发过程存在油井水淹严重、注入水锥进方向不均一,水驱波及系数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部分油井开始投产就见水,油井产量低和产能低,油井的产量下降。为了抑制含水上升,减缓产量递减,迫切需要对地区的油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水淹与储层关系,建立L油田水淹层的定性识别方法、定量解释标准以及水淹锥进方式与储层关系的判别模式,进而对新开发井储层的水淹状况进行快速判断。找出油藏水淹的规律以及剩余油分布特性
王集油田构造位置处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的中部,构造复杂,总体上为向东南倾没且形态较为宽缓的鼻状构造,区域内发育北东向和北北东向9条正断层,整个区域在构造格局上形成了西南逐渐向东北抬升的断阶构造。  王集油田是1977年开始勘探开发工作的复杂断块油藏,1990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目前采用的是不规则井网注水开发,含水率高达94.7%,高含水期阶段纵向和平面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动用的剩余油
学位
在最近的几年里,石油的消耗总量逐年增加,低渗透储层油气藏在整个油田的石油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水力压裂可以改造地层结构,在原本封闭的储层和井筒之间压裂出一条新的裂缝作为流体的新通道。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低渗透储层油气藏的出油量,在当前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充当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水力压裂施工的同时,需要使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观测压裂过程中地层裂缝的空间图像,并对水力压裂的压裂效果做出符合实际
三维地质建模是指在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的三维定量随机模型。因此地质建模是一个涉及地质学、数据信息分析、计算科学的交叉性的,或者说是一个整合各种学科的手段。这样建立的地质模型汇总了各种信息和解释结果。所以是否了解各种输入数据信息的优势和不足是合理整合这些数据的关键。储层一般都会有多尺度上的非均质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