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比较喉良性肿物和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白/球比值(albumin/globul in ratio,AG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 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 LM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差异性。
2.分析术前LMR、NLR、PLR、AGR、SII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价值。
3.探讨术前LMR、NLR、PLR、AGR、SII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19年1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病理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9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同时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9年1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经病理确诊为喉良性肿物的患者95例(包括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生化36项(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病理结果等,分别计算LMR(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N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PLR(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SII(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等炎症指标,应用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分析LMR、NLR、PLR、AGR、SII在喉鳞状细胞癌组、喉良性肿物组的差异及各项指标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Ⅳ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MR、NLR、PLR、AGR、SII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价值,LMR、NLR、PLR、AGR、SII。所有数据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AGR、PLR、NLR、LMR、SII在喉鳞状细胞癌组和喉良性肿物组中表达具有差异性,与喉良性肿物比较,喉鳞状细胞癌组中PLR、NLR、SII数值更高,而AGR、LMR数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AGR、PLR、NLR、LMR、SII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2(95可信区间:0.552-0.712)、0.639(95可信区间:0.561-0.717)、0.688(95可信区间:0.613-0.762)、0.695(95可信区间:0.621-0.769)、0.660(95可信区间:0.583-0.738),灵敏度分别为:50.5%、46.3%、53.7%、66.3%、45.3%;特异度分别为:77.9%、74.7%、77.9%、64.2%、84.2%;LMR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效能优于AGR、PLR、NLR、SII。
3.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中,LMR、PLR、NLR、AGR、SII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NLR比值与性别相关,男性的NLR比值较女性高;LMR、PLR、NLR、AGR、SII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及跨声门型无相关性(P>0.05);LMR、PLR、NLR、AGR、SII与T分期的早晚均有相关性(P<0.05),T3+T4期的AGR、LMR较T1+T2低,T3+T4期的PLR、NLR、SII较T1+T2高;AGR、NLR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AGR在淋巴结发生转移组中数值较低,NLR在淋巴结发生转移中数值较高;LMR、PLR、NLR、AGR、SII与喉鳞状细胞癌的总体分期相关(P<0.05),AGR、LMR在Ⅲ、Ⅳ期中表达较低;在Ⅰ、Ⅱ期中表达较高。
【结论】
1.喉鳞状细胞癌、喉良性肿物患者的术前外周血LMR、NLR、PLR、AGR、SII比值水平存在差异,喉鳞状细胞癌组LMR、AGR低于良性肿物组,NLR、PLR、SII高于良性肿物组。
2.AGR、SII、LMR、PLR、NLR有助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判断进展,AGR降低、NLR升高有利于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风险。
1.比较喉良性肿物和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白/球比值(albumin/globul in ratio,AG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 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 LM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差异性。
2.分析术前LMR、NLR、PLR、AGR、SII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价值。
3.探讨术前LMR、NLR、PLR、AGR、SII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19年1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病理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9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同时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9年1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经病理确诊为喉良性肿物的患者95例(包括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生化36项(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病理结果等,分别计算LMR(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N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PLR(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SII(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等炎症指标,应用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分析LMR、NLR、PLR、AGR、SII在喉鳞状细胞癌组、喉良性肿物组的差异及各项指标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Ⅳ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MR、NLR、PLR、AGR、SII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价值,LMR、NLR、PLR、AGR、SII。所有数据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AGR、PLR、NLR、LMR、SII在喉鳞状细胞癌组和喉良性肿物组中表达具有差异性,与喉良性肿物比较,喉鳞状细胞癌组中PLR、NLR、SII数值更高,而AGR、LMR数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AGR、PLR、NLR、LMR、SII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2(95可信区间:0.552-0.712)、0.639(95可信区间:0.561-0.717)、0.688(95可信区间:0.613-0.762)、0.695(95可信区间:0.621-0.769)、0.660(95可信区间:0.583-0.738),灵敏度分别为:50.5%、46.3%、53.7%、66.3%、45.3%;特异度分别为:77.9%、74.7%、77.9%、64.2%、84.2%;LMR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效能优于AGR、PLR、NLR、SII。
3.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中,LMR、PLR、NLR、AGR、SII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NLR比值与性别相关,男性的NLR比值较女性高;LMR、PLR、NLR、AGR、SII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及跨声门型无相关性(P>0.05);LMR、PLR、NLR、AGR、SII与T分期的早晚均有相关性(P<0.05),T3+T4期的AGR、LMR较T1+T2低,T3+T4期的PLR、NLR、SII较T1+T2高;AGR、NLR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AGR在淋巴结发生转移组中数值较低,NLR在淋巴结发生转移中数值较高;LMR、PLR、NLR、AGR、SII与喉鳞状细胞癌的总体分期相关(P<0.05),AGR、LMR在Ⅲ、Ⅳ期中表达较低;在Ⅰ、Ⅱ期中表达较高。
【结论】
1.喉鳞状细胞癌、喉良性肿物患者的术前外周血LMR、NLR、PLR、AGR、SII比值水平存在差异,喉鳞状细胞癌组LMR、AGR低于良性肿物组,NLR、PLR、SII高于良性肿物组。
2.AGR、SII、LMR、PLR、NLR有助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判断进展,AGR降低、NLR升高有利于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