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在认知无线电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但是频谱资源的缺乏和传输的不可靠性制约了它的发展。为缓解频谱资源的缺乏,人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CR)技术。CR可“二次利用”授权频谱,为频谱资源的缺乏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虽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能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但是移动终端的功率,体积等因素制约了MIMO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为此,Sendonaris等人提出了协作通信技术,即通过虚拟天线阵列使移动终端获得空间分集的技术。协作通信的基本思想是利用通信网络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协作,从而共享传输路径。并且协作通信技术非常灵活,可与多种技术相结合,以突出各自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了协作通信在认知无线电(CR)中的应用。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详细介绍了协作通信技术和CR技术,包括它们提出的背景、研究现状。(2)在认知无线电系统系统中,当次用户(Secondary User,SU)与主用户(Primary User,PU)共用同一频谱时,为了不造成对主用户的干扰,SU的发射功率往往很小,致使SU网络的中断概率很高。但是,如果SU能获得周围节点的协作并且选取最佳中继集合进行中继转发,那么SU网络的中断概率会降低。因此,本文在第3章提出一种在CR系统中的最佳中继集合选择方案,并推导了基于该方案的SU网络的中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议方案能显著降低SU网络的中断概率。(3)频谱感知技术是CR的核心技术,但是,传统的频谱感知算法性能较差,且部分文献提出的频谱感知算法虽能提高频谱感知性能,但是是以消耗大量功率为前提的。为了改善频谱感知的性能同时节省功率,本文在第4章提出一种基于双门限和机会协作的频谱感知算法,并推导了基于该算法的频谱感知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本文建议算法能提高频谱感知性能并且能节省功率。(4)在传统的协作频谱感知系统中,人们总是假设报告信道,即各个SU至融合中心的信道,是理想信道。但是,在现实中,报告信道必定受到噪声和衰弱等因素的影响,这导致信道中存在误码,即SU发送的感知结果与融合中心收到的感知结果不一致,这最终会影响协作频谱感知的性能。因此本文在第5章提出一种基于SU协作和最佳中继选择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旨在降低报告信道的误码率,最终提高协作频谱感知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本文建议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协作频谱感知的性能。
其他文献
本课题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星机双基地SAR(Spaceborne-AirborneBistatic SAR,SA-BiSAR)系统的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方法,这一领域是最近几年关于SAR方向研究的新兴热点。首先
船载HFSWR由于其良好的机动性能,近年来在海洋监测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实际工作中雷达天线的架设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致使部分电波泄露,经电离层反射后被雷达接收机
互联网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导致现有网络暴露出了安全性差、新路由体系难以部署等问题,因此,未来网络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受到了越来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物联网的技术基础,但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传输的消息容易被窃听、截取或篡改。在诸如军事侦察、危险领域工业控制、医疗系统等应用场景,对网络的安
随着分布式网络在军事、应急通信、无线传感、Mesh扩容等领域应用需求的增加,成为了目前宽带无中心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频谱分配和管理策略,使得频谱资源在大容
无线中继通信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具备扩展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和节省移动终端功率消耗的优点。中继技术的出现使单天线移动设备获得了类
协作通信系统由于采用了信号分集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抗无线信道衰落效应,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将被广泛应用,而无线协作中继网络的资源分配问题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因此成为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