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和运输收入工作产生了巨大变化和深刻影响,税负变化涉及流转税、企业所得税以及总体税负,收入管理的变化涉及运输收入票据、收入审核、会计核算、收入稽查等各个方面。为实现“营改增”减税、减负效应,本文在充分查阅国内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假设法、对比法对铁路运输企业于“营改增”后的税负问题、收入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如下:(1)构建了铁路运输企业流转税升降额模型、企业所得税升降额模型、总体税负升降额模型,从理论上来探究“营改增”后税负升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收入总额中可抵扣的项目成本费用占比(下文为方便叙述,用A来表示)。“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的税负升降与A息息相关。流转税与A负相关,A=47.5%是临界点;A<47.5%,“营改增”具有增税效应;A>47.5%,“营改增”具有减税效应。企业所得税与A正相关,“营改增”具有减税效应,但随着A的增大,减税效应逐渐抵消。总体税负与A负相关,A∈(0,0.7),随着A的增大,“营改增”具有先增税、后减税的效应,A=22.10%是临界点。(2)选取大秦铁路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的代表,作上述模型的实证分析,通过假设2013年实施“营改增”,搜集收入数据作假设计算,对比实际数据分析“营改增”对税负最直接的影响;同时搜集2013年至2017年的财务数据,探讨“营改增”的持续效应。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3)分析“营改增”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影响:梳理了收入票据管理、收入审核、会计核算、收入稽查等收入管理的变化,总结了相应的现实问题。(4)给出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的对策建议:实行税收筹划和加强经营管理。税收筹划应从采购环节、经营环节、会计核算环节入手;经营管理应从完善“营改增”制度体系、优化铁路货运退款、规划基础管理、加强开票人员培训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