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库纳尔都》探究澳洲土著文化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澳大利亚最为敏感,也最具争议的问题,所以在1929年澳大利亚女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小说《库纳尔都》一经出版,立即在当时的评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库纳尔都》是第一部全面刻画一个土著黑人的澳大利亚小说。 在白人统治的后殖民主义的澳大利亚,占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对土著人一贯推行歧视的否定政策。大部分白人文学作品中的土著人及其文化都处于被忽视或被歧视的地位。而土著作家也普遍认为只有土著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关于土著人民的作品,因为大部分的白人作家都是从白人的视角去观察土著人民及其文化,他们的作品往往会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但在小说《库纳尔都》创作之前,作者亲身来到西澳大利亚体验生活,与澳大利亚土著人一起生活,观察他们,并深入地研究土著文化。本文首先对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介绍,继而与小说中对土著生活及土著人的刻画做比较,研究小说中所描述的土著人生活与其文化习俗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库纳尔都》中对土著文化的真实刻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土著文化精髓的机会。小说植于后殖民的背景之中,所以文化霸权对土著文化的毁坏性作用十分明显。它迫使土著居民在意识形态上深信自己的卑劣与从属地位。生活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土著居民拒绝霸权文化的侵蚀,艰难的坚守着土著文化。 本文第一章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库纳尔都》。第二章主要对澳大利亚土著人及其文化作一详细介绍。第三章考察介绍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为了解澳大利亚土著人及其文化所作的努力。第四章对比第三章对土著人的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从而得出小说是对澳大利亚土著人及其文化的真实再现的结论。论文的最重要部分被放在第五章,着重分析文化霸权的毁坏性影响以及土著文化对霸权文化的抵制。最后一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翻译的第一步是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提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是有益的:为什么文本可以被阐释?或者说文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被阐释?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涉及了文本的理解问题。这篇文章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棘手课题,由于以往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侧重于词汇、句式和语法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结构是如何在语篇中运用的,从而导致英语写作只停留在句子层次上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已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对外交流为根本目的的谈话节目肩负传达文化信息的使命。因此,和普通谈话节目相比,对外交流访谈节目侧重于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