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压灸百会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压灸百会穴结合传统针刺,与单纯常规针刺,两者对比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差异。旨在评估和探讨压灸百会穴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效性,为临床针灸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新的临床研究思路和资料。方法:本研究课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心脾两虚型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压灸百会穴结合常规针刺)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每组各38例。治疗组百会穴压灸五壮,接着待余热自头皮入脑或向四神聪方向穴位传导,休息五分钟后进行同对照组同样穴位常规针刺,而对照组为单纯进行常规针刺,然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所有患者按既定方案进行治疗,隔1天治疗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的变化水平,以及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在疗程结束后,根据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对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评分进行对比比较,再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最后的量化结果。结果:本课题根据病例纳入标准筛取了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76例,研究实行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脱落3例(均因治疗期间服用干扰药物自行退出),对照组脱落3例(2例因依从性差中断治疗,1例中途无故中断治疗),故实际共观察患者例数70例。1.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压灸百会穴结合针刺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结果相较治疗前均发生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治疗组结果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积分对比:治疗后,两组在积分变化上比较,压灸百会穴治疗组在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入睡时间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间功能和睡眠效率方面,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压灸百会穴结合传统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在总有效率方面,要高于单纯传统针刺组,表明将百会穴压灸与针刺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不寐在临床中会有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2.压灸百会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对中医症状方面和PSQI减分率的影响明显均优于传统针刺组,表明运用本治法可改善患者失眠的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结合中医理念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与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和更多学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