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 E-MRI)的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应用于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筛选2017年01月-2019年01月因四肢软组织肿瘤于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入组病例共55例,其中良性软组织肿瘤23例,恶性软组织肿瘤32例。对照组为肿瘤所在层面的正常肌肉组织。所有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范围16-85岁,中位数年龄52岁。磁共振检查设备均为我院Siemens3.0 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多反转角成像预先获得组织的T1WI(T1-weighted imaging)弛豫时间。DCE-MRI扫描序列为3D VIBE(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序列。半定量参数和定量参数使用OK(Omni-K inetics)软件进行计算,药物动力学模型选用双室ETK(Extended Tofts–Kety)模型。DCE-MRI的半定量参数如下: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最大浓度(maximum concentration,MAX Con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of time-concentration curve,AUC-TC)、曲线最大上升斜率(maximum rise slope of curve,MAX Slope)。DCE-MRI的定量参数如下: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reflux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distribute volume per unit tissue volume,Ve)。对于独立样本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配对样本数据,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 signed-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判断DCE-MRI的半定量和定量参数是否有以下统计学差异:(1)良性组的肿瘤组织与良性组的肌肉组织;(2)恶性组的肿瘤组织与恶性组的肌肉组织;(3)良性组的肿瘤组织与恶性组的肿瘤组织;(4)良性组的肌肉组织与恶性组的肌肉组织。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诊断的效力。结果(1)在良性组肿瘤中,肿瘤组织的MAX Conc.(P<0.001)、AUC-TC(P<0.001)、MAX Slope(P<0.001)、Ktrans(P<0.001)、Kep(P<0.001)和Ve(P<0.001)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组织的TTP(P=0.046)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在恶性组肿瘤中,肿瘤组织的MAX Conc.(P<0.001)、AUC-TC(P<0.001)、MAX Slope(P<0.001)、Ktrans(P<0.001)、Kep(P<0.001)和Ve(P<0.001)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组织的TTP(P<0.001)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恶性组肿瘤组织的MAX Conc.(P<0.001)、AUC-TC(P<0.001)、MAX Slope(P<0.001)、Ktrans(P<0.001)和Kep(P<0.001)的值明显高于良性组肿瘤组织;恶性组肿瘤组织的TTP(P=0.021)值明显低于良性组肿瘤组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组肿瘤组织的Ve(P=0.088)值高于良性组肿瘤组织,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下面积,TTP(0.697)、MAX Conc.(0.856)、AUC-TC(0.833)、MAX Slope(0.842)、Ktrans(0.842)、Kep(0.777)和Ve(0.629)均具有鉴别诊断的效力。(4)良性组的肌肉组织与恶性组的肌肉组织之间参数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TTP(P>0.05)、MAX Conc.(P>0.05)、AUC-TC(P>0.05)、MAX Slope(P>0.05)、Ktrans(P>0.05)、Kep(P>0.05)和Ve(P>0.05)。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DCE-MRI的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具有区分良性和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能力。恶性软组织肿瘤的MAX Conc.、AUC-TC、MAX Slope、Ktrans和Kep值要高于良性软组织肿瘤。恶性软组织肿瘤的TTP值要低于良性软组织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