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其合理配置是我国长期关注并难以根本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的投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经费和投入不断加大,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强,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在努力增加投入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果只是盲目的加大科技投入,而不注重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势必会造成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是一个区域资源要素差异极大的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科技资源的地区差距加速了经济社会差距的扩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和现实背景,从区域性的视角对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在梳理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配置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TOPSIS法、超效率DEA法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以此为基础,运用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及模糊Borda法四种组合评价方法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组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科技配置效率状况随着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排在前十名的地区其中属于东部地区有7个,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排在后十名的地区属于中部地区的有3个,分别是山西、海南、江西,其余的都属于西部地区。依据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我国目前仍处于以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的阶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以上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从科技资源配置客体、配置主体两个方面对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对策建议: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多元化的科技财力投入体系,重视科技财力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完善科技发展政策,优化社会环境,健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