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对金针菇中的α-半乳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新鲜的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出一种酸性α-半乳糖苷酶FVG,纯化倍数为275.92倍,比活为178.74U/mg,回收率为4.3%。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3kDa,为单亚基结构,属于GH 27家族,最适p 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4和50℃,在pH 3-5和温度4-30℃范围内稳定性良好。P
【基金项目】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703D211001); 食用菌山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805D131009);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801D221300);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01D221156); 黄土高原食用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金针菇中的α-半乳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新鲜的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出一种酸性α-半乳糖苷酶FVG,纯化倍数为275.92倍,比活为178.74U/mg,回收率为4.3%。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3kDa,为单亚基结构,属于GH 27家族,最适p 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4和50℃,在pH 3-5和温度4-30℃范围内稳定性良好。Pb2+、Hg2+、Fe3+、Al3+等金属离子和蜜二糖、半乳糖、SDS对FVG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强弱与浓度有关。化学修饰剂NBS可以明显抑制FVG的活性,DIC和PMSF对FVG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色氨酸、精氨酸以及丝氨酸酶是该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FVG对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对中性蛋白酶的耐受性相对较低;对pNPG的水解作用最强,水苏糖次之,对其它底物的水解作用极低或没有。本研究首次从金针菇中分离纯化出一种α-半乳糖苷酶FVG,增加了α-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对其理化特性的研究为该酶在食品及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为对金针菇中的α-半乳糖苷酶加以开发利用,以金针菇、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在豆乳中添加金针菇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金针菇豆乳粉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大豆与水的料液比为1:4、金针菇粗酶液与豆乳的体积比为3:7、金针菇粗酶液与豆乳的反应时间为3h、金针菇粗酶液与豆乳的反应温度为40℃、单甘酯添加量为0.010g/mL、麦芽糊精添加量为0.20g/mL、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7℃。研制出一款色泽、气味、口感均良好的金针菇豆乳粉,为金针菇中α-半乳糖苷酶的利用及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黄芪是山西省的著名药用植物,以根部入药,包含黄芪总多糖、黄芪总黄酮和黄芪总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应激等功效,但集中于根部的应用造成了黄芪资源的浪费。随着饲料无抗进程的推进,黄芪的活性成分在动物试验中被发现能够促生长和提高抗病能力。为了提高黄芪资源的利用率,更为了研制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希望通过发酵来实现目标。试验以黄芪的根与茎叶为原材料,以植物乳杆菌CICC218
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us)是重要的虫生真菌之一。增加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芽孢在植物和害虫体表的附着量是提高其致病力的重要措施,而降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的表面张力及其与靶标植物和昆虫体表的接触角可有效提高孢子的附着量。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可有效降低药液表面张力、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重要助剂。本论文研究了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的增效作用及表面活性剂对玫烟色棒束
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是一种为害绿豆、豇豆、红豆等豆类作物的世界性分布害虫。为探明绿豆象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利用温度等级器对绿豆象的温度选择性进行了测定,探究了短时高温处理对绿豆象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且对短时高温处理下绿豆象成虫热激蛋白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温度等级器对4种初始温度下绿豆象的温度选择性进行了测
草地生态系统中家畜通过放牧行为将种子扩散到更大的空间范围,是草地植物和家畜协同进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复过程也与家畜对种子的采食和扩散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查明半干旱草地植物种子通过绵羊采食、消化作用后的消失、排出、萌发以及性状改变的情况,明晰消化道传播对草地种子的更新潜力,本文以12种半干旱草地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人工饲喂、动物全收粪法,结合种子自然萌发模式,种子形状特征及通过绵
在电影《雨人》中,雷蒙是一个自闭 症患者但有超于常人的能力。"雷蒙"并不 只存在于虚构之中。整体的心智有所缺失、 却不相称地具有独立的惊人能力及才华的 人在1789年就被发现,1887年由研究唐氏 症闻名的Down教授,针对有特殊能力但又 有自闭倾向的病人进行研究,首用了"白痴 学者"这样的名词来形容。现在,一般以"学 者症候群"来称呼他们。
为探讨长期秸秆还田的耕作制度下,在农户常规追氮量基础上减追多少氮肥能够显著优化玉米农艺性状,提高玉米光合性能,延缓叶片衰老,改善根系构型,提高产量及籽粒含氮量,增加氮肥经济效益。本试验以品种为主因素、拔节期追氮量为副因素,采用裂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9个春播中晚熟紧凑型玉米品种,拔节期追施4种不同氮肥量:B1:0 kg/hm2(对照处理);B2:300 kg/hm2(较常规减追50%,折合纯氮
针对丘陵山区谷子播种难、播种量大、人畜力播种效率低、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谷子机械化精少量播种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使用电磁直线振动式排种装置的小型电动谷子精少量播种机,并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根据国家标准对排种装置和播种机进行了性能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整机的设计。包括播种机的动力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机架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为提高播种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使用Solid Works
苜蓿是豆科草本植物,种植范围广,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酚、黄酮等活性成分。但目前苜蓿主要用作动物饲料,苜蓿功能食品有待进一步开发。本研究比较不同收割期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对不同部位、不同粒度苜蓿粉理化特性的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同时对苜蓿咀嚼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苜蓿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比较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苜蓿的株高、分枝数、茎叶比,结果表明,从现蕾
梨黑星病是限制梨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给经济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梨生产上防治黑星病的主要措施还是化学防治,而植物诱导抗性的提出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梨抗黑星病的主要信号分子及信号途径将有助于了解梨的抗病分子机理,开拓梨抗病育种新途径,并提高其抗病性。茉莉酸是一种与防御相关的植物激素,但是其在梨抗黑星病反应中是否起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强度仍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易感黑星病品种‘雪花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硒(CSS)与包被叶酸(CFA)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代谢产物的影响。选用44头,体重635±14.5 kg,泌乳天数115±9.6 d,每日产奶量33.6±2.4 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采用2×2因子,按照体重、泌乳天数和产奶量,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结果显示:(1)补充CSS,产奶量、乳脂矫正乳和乳蛋白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乳成分中尿素氮和体细胞数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