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蚀源是空气颗粒物的来源之一,在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等各个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新疆南缘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现已成为风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PM10与PM2.5年平均浓度排名始终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前5位的城市中,就有3个位于新疆南缘地区。目前亟需定量研究风蚀对新疆南缘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构建该地区空气颗粒物风蚀源排放清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以2016年为例,建立了新疆南缘地区空气颗粒物风蚀源排放清单,并将该结果与风蚀监测系统仪器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1)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以 Visual Studio 2010、Intel.Visual.Fortran.Composer.XE.2011 和 JetBrains PyCharm Community Edition 2017.2 为开发平台,以 C#4.0、Fortran 95 和Python3.5 为编程语言,并选取了其中的 pandas、pyinstaller、pyshp、xml.etree.ElementTree、datetime和multiprocessing等工具包,依据风蚀原理构建新疆南缘地区空气颗粒物风蚀源排放清单构建模型(PMEI-WES),包括对数据管理模块的构建、业务信息处理模块的构建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构建,实现空间分析、并行计算、结果显示等功能。(2)在排放清单构建过程中,对所需的参数数据进行本地化,包括土壤数据(土壤碳酸钙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PH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气象数据(风速、风向、降水、降水历时、最大降雨历时、最高和最低气温、太阳辐射以及露点温度)、地块信息数据(地块海拔、经纬度、研究区边界等)及地表植被信息。并且对风、气象、土壤和管理数据库文件进行了本地化。研究中将新疆南缘地区划分为分辨率为10km×10km的地块,并去掉水体等不起尘地块,最终筛选出9757个起尘地块网格。基于PMEI-WES模型建立了新疆南缘地区空气颗粒物风蚀源排放清单,时间分辨率为月,空间分辨率为10km×1Okm,最终得到2016年风蚀导致的单位面积PM1Q平均排放量和PM2.5平均排放量,并将结果与风蚀监测系统仪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3)经过对2016年新疆南缘地区模拟的PM10排放量和PM2.5排放量结果的分析,可知PM10单位面积排放量为克州>喀什>和田>阿克苏>巴州,PM2.5排放量最多的在喀什,其次为阿克苏与和田,巴州最少。PM10总排放量最大的地区在巴州,PM2.5总排放量最大的为和田地区。不同季节新疆南缘地区风蚀总排放量以及单位面积的排放量均是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南缘地区在2016年起尘高峰出现在分别在5月,其次为3月、4月、7月、6月,另外12月排放量最小。新疆南缘地区2016年PM10与PM2.5在单位面积风蚀排放量与总风蚀排放量均是非采暖期高于采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