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流行语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广泛普及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简洁幽默、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实效性、强大的创造性和多元的意蕴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青睐,成为人们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和内容。语言作为一种思想的外化,必然带有语言创造和传播主体的价值意识,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其产生和传播也必定带有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价值观点和态度。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由于其活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以及强烈的从众、求异心理,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播者。所以成长于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必定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网络流行语多种多样,良莠不齐,积极向上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那些消极低俗的网络流行语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侵蚀,引导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发挥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网络信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最新理论成果,探讨了网络流行语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网络流行语及价值观相关概述,第三部分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分析,第四部分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第五部分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建议。研究大学生在接受、使用和传播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价值观所受到的影响及产生的变化,深刻剖析网络流行语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可以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探究一种在互联网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