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NLR联合PL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炎症标志物已被证明可以预测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癌症的预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我们的目的是研究这两种标志物的组合能否更好地预测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以优化NSCLC患者的预后。方法:数据收集来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记录。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已通过术后组织学标本在病理学上得到证实,并且根据美国癌症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系统将临床分期确定为I、II或Ⅲ期。该研究排除了近1个月患有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和因非癌症相关原因死亡的患者,也排除了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疗的患者。我们收集了有关年龄,性别,术前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数据。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取约登指数最大点对应的临界值,将NLR和PLR的临界值分别设置为1.78和142.02,NLR–PLR的计算方法如下:NLR(>1.78)和PLR(>142.02)得分为2;只有一个升高值得分为1;都没有升高的患者的得分为0。数据报告选择95%置信区间(CI)。以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的最佳截止值对满足logit线性假设的连续变量进行分类。卡方检验分析该评分与临床参数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具有不同NLR–PLR评分组的术后生存率。通过Cox回归模型确定OS和DFS降低的预后因素。使用ROC分析比较了基于全身炎症的预后评分的预后价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程序(美国纽约州阿蒙克市IBM公司)分析所有数据。结果:较高的术前NLR-PLR评分与较高的病理性肿瘤状态风险显着相关(P=0.022)。Kaplan–Meier分析显示,NLR–PLR评分分别为0、1和2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有显着差异(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病理分期(DFS:HR:1.597,95%CI:1.171~2.178,P=0.003;OS:HR:1.654,95%CI:1.210~2.262,P=0.002)和NLR-PLR评分(DFS:HR:1.301,95%CI:1.162~2.204,P=0.004;OS:HR:1.613,95%CI:1.171~2.222,P=0.003)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TNM分期预后分析中,NLR–PLR评分在III期癌症患者中的预后意义维持不变(P=0.006)。此外,NLR–PLR评分的ROC曲线下的面积高于其他基于全身炎症的预后评分(P=0.001)。结论:术前NLR-PLR评分是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有希望的预后预测指标,并且在Ⅲ期NSCLC亚组中保留了预后意义。NLR-PLR评分的预后价值优于NLR和PLR。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三种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比率(CA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是否具有预测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乳腺癌术后复查而发现骨转移的212例患者。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CAR、LMR的最佳截断值,并将研究对象划
目的:通过研究性别决定区域Y盒蛋白5(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protein 5,SOX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体外研究其在OSCC细胞株CAL27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以期探索OSCC的新靶点,为O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用于检测OSCC
目的:回顾分析结肠镜下腺瘤、进展期腺瘤、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兵团消化内镜中心完成结肠镜检查者病历资料。描述结直肠腺瘤、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检出率。按行结肠镜检查时间,将其分为前五年(2010-2014)及后五年(2015-2019)两组。比较两组结直
目的:1.比较磁共振图像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各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差别,探讨ADC及IVIM模型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进行3.0T磁共振DKI和DWI序列扫描,以DWI定量参数为对照,探讨DKI定量参数在宫颈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以及临床FIGO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于2019年10月到2020年11月,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核磁室经病理结果证实的CC患者总共42例,按病理组织学类型将患者分2组:宫颈腺癌(Adenocarcinoma,ACA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再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再发甲状腺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再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电子病历查询系统及纸质版存档病历进行检索,收集2014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该院的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共计716例,其中乳腺癌术后再发甲状腺癌的病例有18例,将这18例患者设为病例组(
目的:通过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筛选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数据库对DEGs行预后分析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用ICGC(International c
目的研究中青年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所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Subclinical hyperthyroidism,SHyper)对认知的影响,并探讨中青年女性DTC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中青年女性DTC患者的临床
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建立的适宜其生长的内环境被称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TME的主要成分,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信号传导、增殖与侵袭等过程,ECM中表达的多种基因已经成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为肿瘤疫苗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靶点。人们目前获得了大量与ECM基因有关的生物医学知
目的:研究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PBC)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6月-2020年6月诊断治疗的BPBC患者116例,和同期随机抽取的单侧乳腺癌(UBC)患者23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并对BPBC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