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基因Pro12Ala、C1431T、ADIPOQ基因-11377C>G多态性及身体活动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764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个体的症候群,以心血管损害为其主要临床结局。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等。过去代谢综合征一般发生于成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不一、社会经济状况及种族之间的差异,世界范围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有所不同,约在3%~19%之间波动。   目前认为代谢综合征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膳食模式、饮食习惯及身体活动等环境因素及易感基因的影响。身体活动情况是代谢综合征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儿童肥胖率与身体活动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时运动疗法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进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PPARγ)与脂联素(Adiponectin,APN)基因(ADIPOQ)均为代谢综合征易感基因研究的热点基因。PPARγ参加脂肪细胞分化,促进前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同时参与脂肪合成代谢途径,促进脂肪细胞内甘油三脂的储存,在控制脂肪储存和释放、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及促进脂肪细胞基因表达等方面均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PPARγ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成熟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有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疾病密切相关。全基因组宽带扫描显示,编码人脂联素的基因所在区域存在T2DM和代谢综合征的易感位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PARγ基因34位核苷酸C→G变异(导致第12位的脯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即Pro12Ala多态性),相对于脯氨酸等位基因,丙氨酸等位基因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外,PPARγ第六个外显子的1431个核苷酸发生C→T转换(C1431T)也可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ADIPOQ启动子区域-11377C/G的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个组成成分的关系也是近年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拟初步探讨PPARγ的Pro12Ala、C1431T及ADIPOQ的-11377C>G多态性、身体活动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之间、身体活动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为阐明儿童代谢综合征遗传易感性提供新线索。   对象和方法:   研究资料及血样样本来源于刘伟佳博士2009年4~6月期间做的广州市城区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情况调查。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10个城区中随机抽取3个区,再随机从样本区中各抽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的1~5年级各抽2个班,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均参加体检。本次研究的病例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经De Ferranti儿童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儿童。从不患代谢综合征,且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被调查儿童中随机抽取与病例例数相同的儿童作为对照。剔除标准:患有心脏、肝脏、内分泌、遗传代谢、肾脏疾病及使用调节血压、血脂药物的儿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发育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身体活动等调查资料。采用基因扩增-测序的方法鉴定对Pro12Ala(rs1801282)、C1431T(rs3856806)及-11377C>G(rs26672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采用t检验、x2检验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均衡性检验;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身体活动及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校正因素为性别、年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发育、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基因多态性之间及身体活动与基因多态性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叉生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乘积项进行分析。   结果:   1.ADIPOQ-11377C>G位点(rs266729)多态性可以增加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与携带CC基因型儿童相比,CG/GG基因型携带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增加,OR值为1.76(95%CI,1.01-3.09)。未发现单独PPARγ基因Pro12Ala位点(rs1801282)多态性或C1431T(rs3856806)多态性与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有关联。   2.与活动不足相比,活动充分可以降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OR值为0.14(95%CI,0.04-0.50)。   3.PPARγ C1431T(rs3856806)与ADIPOQ1-11377C>G(rs266729)对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在C1431T的CC基因型中,-11377C>G的CG/GG基因型可以增加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为3.81(95%CI,1.55-9.40);在C1431T的CC/TT基因型中,-11377C>G的CG/GG基因型与代谢综合征无关联;与野生型纯合基因型组合CC/CC相比, C1431T(CT/TT)/-11377C>G(CG/GG)组合增加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为2.37(95%CI,1.00-5.62),C1431T的合并基因型CT/TT与-11377C>G的合并基因型CG/GG同时存在时,它们较-11377C>G单独存在时对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增大程度有所降低。   4.运动充分率与-11377C>G(rs266729)多态性对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以运动不足及-11377C>G的CC基因型为参照,运动不足时,-11377C>G的合并基因型CG/GG可以增加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为1.96(95%CI,1.06-3.59);-11377C>G为CC基因型时,运动充分对代谢综合征有保护作用,OR值为0.15(95%CI,0.03-0.73)。当运动不足与-11377C>G的合并基因型CG/GG同时存在时,它们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   5.-11377C>G(rs266729)多态性可以增加儿童高血压风险。以CC基因型为参照,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1377C>G(rs266729)的变异基因型CG多态性可以增加儿童高血压风险,OR值为1.92(95%CI,1.02-3.60)。   6.-11377C>G(rs266729)多态性可以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以CC基因型为参照,-11377C>G CG/GG合并基因型有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OR值为2.20(95%CI,1.13-4.27)。   7.未发现Pro12Ala(rs1801282)及C1431T(rs3856806)与儿童代谢综合征各个组成成分风险有统计学关联。   8.身体活动充分率与儿童代谢综合征各组成成分发生风险相关。以活动不足为参照,活动充分在不同程度均可降低代谢综合征各个组成成分风险,高血压组OR值为0.05(95%CI,0.01-0.44);粗腰围组OR值为0.15(95%CI,0.04-0.55);高甘油三酯组OR值为0.10(95%CI,0.02-0.47);低HDL组OR值为0.18(95%CI,0.05-0.67);肥胖/超重组OR值为0.06(95%CI,0.01-0.51)。   9.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高血压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在C1431T的CC基因型中,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11377C>G的CG/GG基因型可以增加儿童高血压风险,OR值为5.42(95%CI,1.83-16.05);而在CT/TT基因型中,-11377C>G的CG/GG基因型与儿童高血压发生无统计学关联。与野生型纯合基因型组合CC/CC相比,C1431T(CC)/-11377C>G(CG/GG)组合能增加儿童高血压风险, OR值为3.86(95%CI,1.53-9.73);C1431T(CC/TT)/-11377C>G(CC)组合能增加儿童高血压风险,OR值为3.08(95%CI,1.32-7.18); C1431T(CC/TT)/-11377C>G(CG/GG)组合与儿童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交互作用分析,C1431T及-11377C>G对儿童高血压风险存在交互作用(P<0.05)。   10.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粗腰围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在C1431T的CC基因型中,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11377C>G的CG/GG基因型可以增加儿童高腰围风险,OR值为3.70(95%CI,1.48-9.22);而在CC/CT基因型中,-11377C>G的CG/GG基因型与儿童粗腰围风险无统计学关联。与野生型纯合基因型组合CC/CC相比,C1431T(CC)/-11377C>G(CG/GG)组合能增加儿童粗腰围风险,OR值为3.83(95%CI,1.65-8.88);C1431T(CC/TT)/-11377C>G(CC)组合能增加儿童粗腰围风险,OR值为2.78(95%CI,1.31-5.90);C1431T(CC/TT)/-11377C>G(CG/GG)组合增加儿童粗腰围风险,OR值为2.95(95%CI,1.21-7.21),即C1431T的合并基因型CT/TT与-11377C>G的合并基因型CG/GG同时存在时,它们较各自单独存在时对儿童粗腰围风险的增大程度有所降低,C1431T及-11377C>G对儿童粗腰围发生存在交互作用(P<0.05)。   11.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超重朋巴胖存在交互作用。在C1431T的CC基因型中,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11377C>G的CG/GG基因型可以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OR值为4.69(95%CI,1.73-12.72);而在CC/CT基因型中,-11377C>G的CG/GG基因型与儿童超重/肥胖风险无统计学关联。与野生型纯合基因型组合 CC/CC相比,C1431T(CC)/-11377C>G(CG/GG)组合能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OR值为5.59(95%CI,2.20-14.19); C1431T(CC/TT)/-11377C>G(CC)组合能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OR值为4.00(95%CI,1.71-9.36);C1431T(CC/TT)/-11377C>G(CG/GG)组合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OR值为3.08(95%CI,1.10-8.68),即C1431T的合并基因型CT/TT与-11377C>G的合并基因型CG/GG同时存在时,它们较各自单独存在时对儿童超重朋巴胖风险的增大程度有所降低,C1431T及-11377C>G对儿童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P<0.05)。   12.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在C1431T的CC基因型中,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11377C>G的CG/GG基因型可以增加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OR值为3.73(95%CI,1.42-9.82);而在CC/CT基因型中,未发现-11377C>G的CG/GG基因型与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有统计学关联。与野生型纯合基因型组合CC/CC相比,C1431T(CC)/-11377C>G(CG/GG)组合能增加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OR值为3.57(95%CI,1.50-8.49);C1431T(CC/TT)/-11377C>G(CC)组合能增加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OR(95%CI)为2.79(1.30-5.98);未发现C1431T(CC/TT)/-11377C>G(CG/GG)组合与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有统计学关联, C1431T的合并基因型CT/TT与-11377C>G的合并基因型CG/GG同时存在时,它们较各自单独存在时对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的增大程度有所降低,C1431T及-11377C>G对儿童高甘油三酯风险存在交互作用(P<0.05)。   13.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低HDL风险不存在交互作用。而在C1431T的CC基因型中,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11377C>G的CG/GG基因型可以增加儿童低HDL风险,OR值为3.43(95%CI,1.33-8.91);未发现-11377C>G的CG/GG基因型与儿童低HDL风险有统计学关联。   结论:   1.ADIPOQ-11377C>G(rs266729)的变异基因型CG/GG能增加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   2.未发现PPARγPro12Ala(rs1801282)及C1431T(rs3856806)多态性与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有关联2.身体活动充分可以降低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及其各个组分的发生风险。   3.-11377C>G(rs266729)的变异基因型(CG/GG)能增加儿童高血压及超重/肥胖风险。Pro12Ala(rs1801282)及C1431T(rs3856806)多态性与儿童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风险无关联。   4.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有交互作用。C1431T与-11377C>G的联合作用小于-11377C>G的单独效应。   5.运动充分率与-11377C>G(rs266729)多态性对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运动充分率与-11377C>G的联合作用小于-11377C>G的单独效应。   6.C1431T(rs3856806)与-11377C>G(rs266729)对儿童高血压、粗腰围、超重/肥胖及高甘油三酯风险均存在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课题: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基础上,教材首先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力图通过分析、对比、实践,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是培养学
期刊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际贸易领域的改革对海关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义乌国际贸易发展历史角度出发,指出了义鸟国际贸易发展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应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本文笔者从教科文组织的这四种学习出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通过知识性,技术性,教育性几个方面,探究自己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构建良好的教学软环境。  关键字:信息技术;学生成长;算法;互联网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融合知识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基础教育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中应该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状态为根本,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意识,为学生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首先,教师应当准确理解信息技术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在头脑中形成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模型。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合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及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几个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兴趣 计算机 课堂教学  1.引言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引发创造活动的前导。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科学地使用大脑,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矛盾,攻克难关。近年来,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在课堂上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笔者以为,初中物理学习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达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重视控制变量法运用,引导学生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全面关注三维目标,以一个有机的整体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三维目标能否落实首先在于教学设计,关键在于课堂。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摘要:本文从玩得开心、合作愉快、敢玩、"普天"同乐四大方面阐述科技文化节"化学乐"活动的目的,并对"化学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讨论。  关键词:校本 "化学乐" 乐在其中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是"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