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远,堪称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巅峰。这一时期,公文被广泛运用,应运而生的公文制度也日益完备。太平天国公文既体现了新兴的民主思想,又一定程度上对封建制度有所保留,最具特色之处是太平天国宗教信仰也糅杂于公文中。拜上帝教为太平天国的公文和统治披上了一层华衣。宗教视野是研究太平天国公文的独特视角,从文牍学、历史学、哲学角度对太平天国公文进行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通过解读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公文内容的影响以及对太平天国公文语言的渗透,分析出宗教华衣下的太平天国公文,最终目的还是是为了稳固太平天国的统治这一结论。太平天国公文中林林总总对幸福美满社会的描述,最后都成了鼓动人们参与革命的“幌子”。太平天国统治者利用宗教对公文文种以及格式进行改造,这一时期的公文制度与文风也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宗教性。然而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公文内容、语言还是制度,其中涉及的“神话”、“鬼话”都只是宗教幻想,它们与公文务实的精神相违背,并不能给人民的生活面貌带来实质性和根本性的改观。因为其反封建的不彻底,还牵扯出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腐败等多种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一些启示:太平天国运动是没有先进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农民起义,试图从宗教和迷信观念中寻找革命的语言和思想武器。宗教变成了统治者的武器和迷惑群众的工具,降低了这一时期公文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