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幼儿开展中华武龙运动的可行性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前幼儿体育是学龄前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对于幼儿早期身心发育、良好人格的形成、储存知识信息、学习潜能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欲将中华武龙运动应用于学龄前幼儿体育教学中,旨在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形式,促进中华武龙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本文以学龄前幼儿开展中华武龙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聊城市东昌府区及七县市共十所幼儿园的园长进行访谈,了解体育师资水平情况、体育课开展现状以及对中华武龙运动的认知情况,从理论上讨论其可行性;并依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创编中华武龙动作组合,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及教学实践,得出结论:  (1)聊城市大部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课程中已涉及到武术教学,且开展满意度较高;少数幼儿园因考虑安全因素和武术师资不足而未涉及;被调查的所有幼儿园均未开设过中华武龙运动的教学。幼儿园体育教师师资水平达标,幼儿体育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场地基本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可以满足中华武龙的教学前提。  (2)幼儿园园长对于中华武龙运动的了解为零。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观看中华武龙文献和视频资料,对中华武龙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认为其在学龄前幼儿中开展可行。  (3)根据学龄前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中华武龙的教学设计,创编动作组合,并进行教学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幼儿教学实践前后运动兴趣和运动态度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并整理数据,中华武龙运动对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态度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学龄前幼儿中开展中华武龙运动有其实践可行性。  最后为中华武龙运动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开发幼儿武术教材,培养幼儿武术教师;改良武龙器械,加强安全防范;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动作技能要求不宜高;注重幼儿运动兴趣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学中要控制好教学的节奏,把握好幼儿运动的强度和密度。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其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花钱买健康”正作为一种时尚观念被人们所普
对事物的虚幻-现实性的区分能力是个体对真实、非真实区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社会态度的形成、幽默的理解欣赏、对事件的记忆、恐惧情绪的调节等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产物已贯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纸质资源到图文并茂的电子化资源,又到视音频、动画整合的数字化教育网站,再到富媒
心理压抑已然成为21世纪最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教师群体的心理压力问题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作为教师群体之一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也逐渐被研究者搬上台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工到城市务工,大量的民工子女跟随父母也来到城市,就初中阶段的进城民工子女而言,他们的人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在本世纪初正式启动了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