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表面超微结构及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取42只(84只眼)新西兰大白兔行近视性LASIK手术,手术后左眼滴自制的IGF-1(1ug/ml)眼液作为治疗组,右眼滴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作为对照组,每眼每次点1滴眼液,每日6次。于LASIK术后1d、1w、2w、1m、3m和6m进行干眼相关参数检查,然后于不同时间点每组各处死2只兔,立即摘取双侧角膜,用透射电镜观察角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于术后第6月行病理切片观察角膜各层细胞结构变化;在不同时间点每组各处死5只兔,将角膜进行氯化金染色、观察角膜神经修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透射电镜观察:术后第1天,兔眼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失去其规则性、其密度也明显降低,基质细胞排列稀疏并伴有空泡;术后1周,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数量明显增加;术后第2周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数量接近正常。除了LASIK术后第2周,IGF-1治疗组的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数量与NS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氯化金染色观察:术后第1天,角膜切削消融区上皮下神经纤维及浅基质层神经纤维均被切断;术后第7天,角膜切削区边缘神经纤维断端见纤细的神经纤维芽;术后第6月角膜周边神经纤维网的密度及形态与正常角膜神经纤维无明显差异,但中央区域神经纤维网的密度仍低于正常。在不同的时间点IGF-1治疗组角膜神经纤维数量大于N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眼相关参数检查:除术后第1天和第6月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第6月,角膜病理切片观察:角膜各层结构正常,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结论1. IGF-1对兔眼LASIK术后角膜表面超微结构和角膜神经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2. IGF-1局部应用可改善LASIK术后干眼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