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距离下被保护层采动卸载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层开采通过卸荷效应使被保护层发生裂隙张开、卸荷损伤甚至破坏,进而使其渗透率急剧增大,最终实现卸压瓦斯的高效抽采及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探明被保护层的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是合理布置瓦斯抽采钻孔、提高卸压瓦斯抽采时效性的关键。近年来,针对保护层开采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某一特定赋存条件的被保护层或保护层展开的,对于不同距离的被保护层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距离下被保护层采动应力演化规律、相应加卸载路径下含瓦斯煤的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破坏特征及渗透率演化规律,建立了采动煤体渗透率分段模型,并获得了下被保护层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为合理布置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钻孔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理论分析,获得了不同距离的下被保护层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保护层开采后,在工作面前方形成了应力集中区,在工作面后方形成了卸压区。被保护层进入应力集中区和卸压区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加载和三向应力同时卸载的受力过程,并且垂直应力的变化速度显著大于水平应力。随着下被保护层距离的增加,三向应力卸载时垂直应力卸载速度与水平应力卸载速度的比值不断增大。根据下被保护层采动应力计算结果,提取了相应应力路径并据此开展了卸载煤体力学-渗透试验。首先将被保护层自原始应力区进入应力集中区简化成试样被逐渐压缩至屈服状态的过程,然后针对被保护层自应力集中区进入卸压区的三向应力卸载阶段,分别用试验系统的围压、轴压来模拟垂直应力、水平应力的卸载过程,并用围压与轴压卸载速度比N(以下简称卸载速度比N)的不同来模拟不同距离下被保护层的应力卸载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卸载前的加轴压阶段,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经历了初始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声发射信号随轴向应变的增加逐渐增强;渗透率随轴向应变的增加不断减小;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相似。应力卸载后,声发射信号迅速增强,并在峰值点附近达到最大值,试样破坏后逐渐趋于缓和,渗透率也随应力的卸载迅速升高。随着卸载速度比N的增大,试样破坏时的峰值差应力、破坏前差应力-径向应变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峰值点附近声发射计数和声发射能量以及破坏后的累积计数和累积能量均增大。当卸载速度比N较小时,试样呈现出劈裂破坏和剪切破坏的混合特征,主破坏面贯穿试样两端,渗透率随着体积的膨胀呈上扬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增长;当N较大时,试样呈现出剪切破坏特征,主剪切面未有效贯通试样两端,渗透率随体积的膨胀近似呈线性关系增长。基于多孔介质渗透理论,在考虑应力路径对煤内裂隙扩展特征及渗透率演化规律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弹性阶段、扩容-屈服阶段、屈服-破坏阶段的渗透率分段模型,引入了系数(?)1、(?)2和(?)3来表示各阶段有效孔隙变化引起的体积应变与该阶段总体积应变的比值。利用渗透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拟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拟合结果还表明,随着围压及卸载速度比N的增大,有效孔隙变化引起的体积应变与该阶段总体积应变的比值不断减小,渗透率对体积应变的敏感性不断降低。围压和应力路径均会对煤内裂隙的扩展特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渗透率的变化趋势。以中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获得了下被保护层采动应力、应变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保护层回采后,被保护层应力状态可划分为原始应力区、应力集中区、卸压区和应力恢复区。原始应力区大致位于采煤工作面前方60m以远的范围,应力集中区大致位于工作面前方5m~60m的范围,卸压区大致位于工作面前方5m~工作面后方30m的范围,应力恢复区大致位于工作面后方30m~采空区中心区域的范围。随着保护层的开采,沿回采方向被保护层经历了加载和三向应力同时卸载的受力过程,与被保护层采动应力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被保护层x方向(工作面倾向)应变主要分布在两侧煤柱附近及采空区内部;y方向(工作面走向)应变主要分布在工作面、开切眼位置及采空区内部;z方向(垂直方向)应变在工作面、开切眼、两侧煤柱及采空区内部均有分布。x方向应变和y方向应变的变化趋势与垂直应力正好相反,z方向应变的变化趋势与垂直应力一致。体积应变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与z方向应变基本一致,充分说明了垂直应力对z方向应变及体积应变的主导作用。将模拟获得的被保护层体积应变与建立的渗透率分段模型结合,利用python语言编程赋值的方法,获得了被保护层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保护层回采后,被保护层可划分为原始渗透区、渗透率降低区和渗透率升高区。被保护层渗透率大致自工作面前方100m处开始逐渐减小,在工作面前方15m处降至最小值,其中100~60m的范围渗透率减小速度缓慢,60~15m的范围减小速度逐渐增大。自工作面前方15m的位置渗透率开始回升,进入采空区后升高至最大值并在一定时期基本保持稳定。在中兴煤矿进行现场实测,获得了下被保护层钻孔瓦斯抽采量及瓦斯抽采浓度随上保护层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保护层回采初期,被保护层钻孔瓦斯抽采混量较高,随工作面的推进,瓦斯抽采混量呈波动状降低。自工作面前方约15m处,瓦斯抽采混量、瓦斯浓度和瓦斯抽采纯量开始迅速增大,进入采空区后达到最大值并在一定时期基本保持稳定。被保护层钻孔瓦斯抽采量随保护层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与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理论研究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农产品,其营养价值高,是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但花生在种植、运输、存储的过程中易产生霉变,其中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会产生次生代谢物-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近年来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事件频出,已严重影响食品质量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检出霉变花生对确保我国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意义重大。传统的湿化学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对样本具有破坏性且为抽样
古书画作为人类文明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财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古书画作品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易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蚀。其中,污渍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污渍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纸质文物的品相,严重降低了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有时甚至对纸质文物所携带的文字、图案、色彩等重要信息造成遮挡,影响了书画作品的研究、探索和解译。虚拟修复能够恢复古书画的原始风貌,为
人生观是人生道路的总钥匙、总开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人生观,特别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生观培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在纪念每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座谈会上,总书记都强调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矢志不渝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就因为他们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了牢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全面
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来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少年儿童的价值观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探索研究有了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价值观教育的培育工作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在继2018年12月8日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又于2019年3月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东部草原区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煤炭资源的长期高强度开采加剧了该区域能源供应和生态安全的矛盾,实施土地复垦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必要措施。研究区目前在土地复垦过程中面临表土缺乏和复垦土壤持水能力差两大主要问题。本文以胜利露天矿上覆岩土层基质为研究对象,以未扰动表层土为改良目标,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上覆岩土层中可利用的粉壤土和砂土在不同混合比例下水分特征曲线、水分常数以及饱和导水率等水力性质的
中国东部矿区煤粮复合面积大,因采煤沉陷积水,导致大面积的耕地破坏。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进入21世纪后人地矛盾逐渐加剧,采煤沉陷地复垦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填复垦技术是使大面积采煤沉陷地恢复为耕地的有效手段,煤矿区借助滨黄河的优势,采用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既可疏浚黄河下游淤积的泥沙,又能实现土地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数量,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生态效益。然而黄河泥沙属壤砂土,砂粒质量分数
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为新型大跨楼盖,由表层混凝土楼板和双向交叉空腹肋梁组成。在钢筋混凝土空腹楼盖底部外包U形钢板提高了楼盖的抗拉强度,解决了下肋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实现更大楼盖跨度的同时节省了模板用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具有自重轻,整体刚度大,楼层净空高,管线穿越方便,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大跨楼盖中应用广泛。大力发展多层大跨装配整体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现行规范无
矿区耕地的复垦是解决我国矿产粮食复合区耕地损毁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矿区复垦耕地的监测与评价是复垦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指导矿区复垦工作的实施。矿区复垦耕地的土壤扰动剧烈、生产力逐年恢复,使得作物生长响应的空间差异更为显著且随时间变化,因此开展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传统采样分析方法的采样点布设存在主观性,且增加采样点势必要增加监测成本,不利于大面积的长期监测;卫星遥感手段相对于复垦耕地
我国的能源供给的大部分仍然是靠煤炭来完成,由于储量分布不均再加上中东部地区早期开发早,所以我国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几乎消耗殆尽,因此形成了我国现在煤炭开发的格局,即向深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的趋势。特殊的成岩环境和沉积过程,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胶结程度较低的一类软岩地层。弱胶结岩石的胶结能力差,受扰动后易产生裂隙,形成导水通道,给工程建设和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工程中常采用人工冻结
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动静作用是实现岩石爆破破碎的主要动力,始终是岩石爆破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直至今天,对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所起作用各占多大比例以及两者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仍有不同的观点。此外,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始终服务于矿产资源的开发,随着矿产资源深部开采趋势的发展,资源开采环境更加复杂,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地应力)影响了爆炸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