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MMP-9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和脑白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然而认知功能下降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主要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脑白质疏松是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之一,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患者,其血压昼夜节律出现异常对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有着很大的影响,而MMP-9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及MMP-9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患者,对合并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进行高血压分型,比较不同组间的生化指标和认知功能,进一步分析影响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方法选取延津县人民医院2019年0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检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分为节律异常组和节律正常组(对照组),节律异常组84例,对照组11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既往疾病史、血压情况。使用无创动态血压计测量24小时舒张压、24小时收缩压、24小时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血压和夜间平均脉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入组患者血压分为杓型血压、非杓型血压、超杓型血压和反杓型血压。采用Fazekas评分标准对患者MRI检查结果进行分级,采用蒙特勒认知量表(Mo 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包括视觉空间和执行能力、定向、注意、命名、抽象概括、语言能力和延迟回忆。入院第二天早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生化指标,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肌酐(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MMP-9水平,MMP-9与Mo CA评分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节律异常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既往疾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节律异常组受教育年限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节律异常组与对照组AST、ALT、BUN、Cr、TC、UA、LDL-C、HDL-C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节律异常组MMP-9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9.456,P<0.001)。(3)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Mo 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命名评分、延迟回忆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和反杓型组定向能力评分、注意力评分、抽象概括评分、语言能力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有直接相关性(OR=1.442,P=0.004),其中反杓型血压类型对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最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的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节律异常组MMP-9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2)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高血压并脑白质疏松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有直接关系。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有差异,其中反杓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最明显。
其他文献
背景酒精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与酒精相关条件线索关联的奖赏记忆长期存在是导致渴求和复饮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干扰奖赏记忆是治疗酒精依赖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干扰条件性刺激唤起奖赏记忆的再巩固过程,可消除与条件性刺激关联的奖赏记忆,但却不能消除未与该条件性刺激关联的奖赏记忆。然而,酒精依赖患者常常会不断形成多个条件线索相关的奖赏记忆,暴露于这些条件线索中,可唤起酒精奖赏记忆,引起渴求,导致复饮。为全
背景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以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精神疾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起病于儿童少年期,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异常,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集中于成人患者,较少涉及儿童少年。本研究拟通过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结构及功能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探寻儿童少年强迫症的发病机制。
背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是以幻觉、妄想、认知功能障碍及社会功能衰退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愈后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常见,其器质性改变不明显,但脑功能活动已发生改变。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发展为脑功能的非
背景酒依赖是一种慢性复杂的疾病,受遗传、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影响。酒依赖导致大脑中持久的细胞变化,而这些变化部分可能是由于基因表达的持续变化引起的。miRNA是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因子,是mRNA表达的负性调节剂,并且与成瘾相关的行为有关。研究发现,大鼠过度摄取酒精后诱导miRNA表达异常,通过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相关蛋白及营养因子等进而调节酒依赖的形成,并在临床或行为表征(渴求、戒断、复饮、认知损害
背景在我国,随着饮酒人群的年轻化,酒依赖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常规酒依赖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戒断症状,但是酒精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干预。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是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可改善某些疾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在酒依赖的干预中相关研究不
背景孕早期母体感染病毒会增加后代患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疾病的风险,其免疫反应可能干扰胎儿正常的大脑发育,使子代出现神经病理学改变和行为学异常。Reelin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在发育过程中介导神经元的正确定位、皮质板层结构形成以及调节突触的功能和可塑性。然而母体免疫激活子代重要发育阶段与Reelin及其信号通路分子之间尚无系统的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背景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一种连接障碍性疾病,默认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的功能连通性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但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成年人,很少有研究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Adolescent Schizophrenia,AOS)患者为研究对象去探寻DMN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目的探讨首发AOS患者DMN的FC的异常改变,分析
背景酒依赖(Alcohol dependence,AD)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精神疾病,严重威胁个体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渴求是患者对酒精的心理依赖,是导致AD患者戒断后复饮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关于酒精心理依赖的客观检测方法,对于渴求程度的评估主要采用心理量表来主观量化。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通过任务态下的脑
背景抑郁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脑白质是负责不同脑区之间信号传导的主要连接结构,髓鞘是脑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研究显示,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海马等脑区的脑白质受损,这提示脑白质可能是表征抑郁症病理变化的主要结构之一。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目前已被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但其治疗抑郁症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OL)
背景癫痫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神经系统电-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在机体诸多生理活动乃至病理活动中都发挥着生物学作用。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外,还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等神经保护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癫痫作用,然而他汀类药物治疗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及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