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因果关系是工伤成立与否的首要认定因素之一,由此,因果关系判断是否正确切便直接影响着工伤认定是否允当,进而影响工伤认定案件裁判的准确性。在整个法律理论体系中,因果关系理论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英美法系的因果关系二元论和大陆法系的一般化理论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果关系理论繁荣于刑法领域和民法领域,用以分析犯罪构成要件和侵权构成要件。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发展,因果关系理论在特殊侵权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果关系是工伤成立与否的首要认定因素之一,由此,因果关系判断是否正确切便直接影响着工伤认定是否允当,进而影响工伤认定案件裁判的准确性。在整个法律理论体系中,因果关系理论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英美法系的因果关系二元论和大陆法系的一般化理论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果关系理论繁荣于刑法领域和民法领域,用以分析犯罪构成要件和侵权构成要件。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发展,因果关系理论在特殊侵权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工伤本就属于侵权行为,仅因为自身的特质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救济方式。所以,各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大体是在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工伤认定的特殊性,对因果关系进行规范。我国工伤保险相关立法却是采用与之相异的罗列式立法例,虽然对工伤认定的标准予以规定,但是对因果关系问题只字未提,导致因果关系之认定缺乏原则性纲要的指导。然而裁判案件时,因果关系问题却是个绕不开的关键争议点。由于缺乏同一判别标准,造成法官对工伤认定案件涉及到的因果关系问题说理不一、态度各异,从而导致裁判的随意性风险增加,案件结果的公平性难以得到保障。显然,厘清工伤认定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履行工作职责”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从而促进立法目的之实现。做到对司法现状成竹在胸是研究因果关系问题的基本要求。所以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在整理相关案例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工伤认定中的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显然,构建工伤认定的因果关系判断体系是工伤认定因果关系问题研究的落脚点。除去绪论与结语,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我国工伤认定的因果关系裁判现状,认为司法实务中工伤认定因果关系上存在裁判规则缺位、自由裁量权限度不明和因果关系说理不足等重要问题。因为我国工伤认定的因果关系理论尚未完善,而且早期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损害时是由民事侵权制度调整的,所以第二部分梳理了民事侵权的因果关系理论,有助于明确工伤认定因果关系理论的探讨思路。紧接着,第三部分讨论工伤认定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影响广泛和致损因素多元化的特殊性,分析工伤认定因果关系的相关观点。最后,第四部分在参考民事侵权因果关系理论、借鉴工伤认定因果关系相关观点和关注工伤认定中因果关系特殊性的基础上,构思工伤认定的因果关系体系。探讨工伤认定中因果关系的理论时认为,应该在秉持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适用利益平衡规则下遵循因果关系“两步判断法”。第一步判断以“条件说”为标准,第二步判断以“妥当合理性”为标准。“条件说”认为一切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集合体中的每一个都能够作为该结果的原因。采用若无A,则无B的判断逻辑。“妥当合理性”以利益平衡为核心要素,避免企业承担过重的负担。研究工伤认定中因果关系的具体对策时认为,应该确立工伤认定因果关系的规则、明晰工伤认定因果关系的自由裁量权限度、以及夯实工伤认定因果关系的论述说理。
其他文献
该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被删略的动物:话语、生态和与自然的重新结合》一书第六、七章节作为其内容。该书是由著名生态语言学家艾伦·斯堤比所撰写的学术著作。第六章,主要通过详细分析“生物多样性”这一术语如何在话语中被广泛使用,来探讨反话语。第七章,通过对日本的环境教育的观察,对其中出现的反话语进行批判,同时寻找出俳句这种深层生态观又带有日本传统文化印记的、可替代的积极话语。节选文本内容旨在呼吁人们注重保护
随着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严重损失,社会稳定出现了隐患,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有效管理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翻译报告选取乌尔里奇·兰克教授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地球科学与社会责任》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翻译材料。这两章主要介绍各种类型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对国家、社会造成的伤害和人类社会应如何对自然灾害进行风险管理。由于本材料的文本为科技文本,特征为专业术语多、名词性短语多等
有机农业因其食品安全性高,种植环境友好而备受农业学家关注。充分挖掘自然和生物资源、提高作物产量是有机农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是以SCI收录的《有机农业“豆科-禾本科”间作增产的生态原则研究》(“Ecolog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Achieved by Cereal-Grain Legume Intercrop
依法治税作为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税务机关是依法治税的落脚点,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税收法制员制度的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应有之义,为推进依法治税提供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制度变迁理论,梳理出建设县级税收法制员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即制度健全、人岗匹配、职责明确、激励约束适当。同时通过对比建设县级税收法制员制度应当包
生态语言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交叉学科,该学科旨在通过语言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目前,生态语言学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不多,特别是汉语版本的生态语言学文献甚少。在现有文献中,《被删略的动物:话语、生态和与自然的重新结合》(以下简称《被删略的动物》)是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译者决定尝试翻译该文本。由于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完全使用对等的语言结构来传递原文的含义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达到,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流动商户”这类人群。虽然流动商户的存在解决了涌入城市的劳动力就业的一部分问题,但其中一部分流动商户的乱摆乱卖,也对城市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商业秩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针对流动商户存在的乱摆乱卖问题,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11年8月2日,印发出台了《惠州市流动商户临时疏导摆卖区(点)规划定点与规范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目前,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不断。自2012年国家在电力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来,事故上升势头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近几年来又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电力建设死亡事故接连不断。南方电网公司自2009年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来,将风险管理的方法运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上,每年通过评审发现安全管理中的不足进而得到持续改进,电力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本文旨在以政府与企业
本文由翻译报告和翻译实践两部分组成。其中翻译实践由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构成;而翻译报告是根据1万字翻译实践,对翻译过程进行的分析和总结。翻译实践原文选自杰夫·巴科斯所著《教育、可持续性与生态社会想象:连接教育和全球变化》一书第5、6章,译者对其进行翻译分析,完成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于2018年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在书中,杰夫·巴科斯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这场变革很大程度上是
平安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新时代下不断深化,在民众回馈社会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立和完善平安志愿者激励机制,对于保障平安志愿者权益、调动平安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维持队伍稳定性、激起平安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帮助提高平安志愿服务的水准以及质量,也保障了我国平安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志愿活动本身在于无偿性,如何调动平安志愿者的积极性,本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地流转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农村农地问题是农村最核心、最尖锐的问题。农地流转不仅可以加快推进城乡统筹,还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必要因素。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能够带动农地流转。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单独讨论村干部身份与农地转入,或其对家庭成员非农就业的相关关系。然而,三者的关系可能并不那么简单——村干部作为农村社会的精英阶层,与普通农户相比,拥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