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的步行平衡控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人机器人采用与人类相似的腿式行走机构,具有在人类活动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自由通行的潜力。因此仿人机器人受到了机器人研究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目前仿人机器人的运动能力与人类还相差甚远,特别是行走稳定性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仿人机器人的行走稳定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机器人硬件性能因素,也包括外界环境因素。本文针对仿人机器人执行机构非理想特性和环境中的不平整地形,提出了相应的步行平衡控制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提升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和对不平整地形的鲁棒性,有助于提升仿人机器人的行走性能,拓展仿人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仿人机器人执行机构非理想特性的建模。提出了一套执行机构非理想特性建模方法,能够在缺乏直接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得到较为精确的非理想特性模型。2)仿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形变补偿。提出了一套前馈的形变补偿方法,能够根据机器人行走过程中两脚和两髋的期望受力状况,有效补偿执行机构非理想特性造成的机器人连杆形变。3)仿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振动抑制。提出了基于输入成形器和基于最优控制的两种振动抑制方法,均能够有效消除仿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质心围绕参考位置的振动。4)仿人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上的行走。提出了 一套仿人机器人不平整地面行走方法,使仿人机器人能够在没有激光或视觉传感器信息的条件下,实现随机不平整地面上稳定的行走。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均通过仿人机器人Kong-I上的实物实验得到了验证。最后一章对本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煤炭行业因其生产特点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注重对高校煤炭类学生安全素质的培养,使之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对提高其从业能力,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
由于大型建筑的空间结构复杂,在利用自动全站仪对其进行实时变形监测时,常常不得不将全站仪站点布设在变形区内,这必然导致测量精度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变形区通视角度较
1本次调研的目的目前,国外有线电视业务大多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基本层(包括扩展基本层)节目服务,指国家规定的必须传输的公益性节目和打包出售的20~30个专业频道的节目;第二层
[摘要] 目的 观察研究吸入麻醉药对气道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诊的60例行吸入麻醉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与同期60例常规治疗(静脉注射麻醉药)的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初始值比较,观察组提高肺顺应性的效果及降低气管阻力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吸入麻
矿井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矿建工程的特殊性,对狭义的矿井建设项目管理,即由建设单位聘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实施建设工程管理的优点、项目管理团队的基本工作内容以
计算机网络区别于其它单独计算机的主要地方就在于服务。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当
通过对云南传统建筑与仿古村落考察,总结其在新农村改造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思考如何避免在新农村建设中造成设计粗糙、审美疲劳以及千村一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