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实验及临床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评估64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大小、密度不同的肺小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分析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与伪影的特点,探讨最优扫描参数。
对象和方法:
制作三组不同密度(软组织密度、较低密度、磨玻璃密度)、直径13-2.5mm的人工肺结节,置于组织等效胸部模型中,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64层CT机以常规剂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和低剂量(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30和21mAs)分别扫描。测量、记录剂量指标(CTDIw和DLP)、模型各部位CT值、CT值标准差,评估各组结节的可见度。
对200例常规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患者分30mAs和21mAs剂量组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64层螺旋CT行小范围低剂量扫描,分析各组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影像中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比较不同剂量扫描对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分析胸部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和伪影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体型的关系,及在肺部的分布特点。
结果:
本研究中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21-50mAs)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250mAs)的8-20%。不同扫描剂量条件下测量模型各部位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值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电流降低而增加;各组结节中仅磨玻璃密度组(-600Hu左右)直径2.5mm和4mm结节在管电流21mAs扫描时出现不可见情况。
对照分析200例肺结节患者的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图像,发现30mAs扫描可检出本组所有大小和密度的结节(最小为直径3mm的GGO结节),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扫描无明显差异(P>0.05);21mAs扫描无法显示一例4mm磨玻璃密度结节,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P<0.05)。
不同性别组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和伪影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型(BMI指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测量低剂量扫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图像的噪声和伪影在肺野上部(P<0.001)、后部(P<0.05)较严重,在肺野内外带间无差异(P>0.05)。
结论:
64层螺旋CT低管电流胸部扫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降低管电流扫描不影响CT值准确性,但图像噪声随管电流减小而增大;实验条件下30mAs可显示小至2.5mm直径磨玻璃结节,与250mAs常规剂量扫描敏感性无差异,是肺小结节检出的最优扫描剂量。
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30mAs扫描对肺小结节征象的显示率与250mAs常规剂量扫描无显著差异,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低剂量CT扫描图像噪声和伪影增加,可影响微小低密度肺结节的显示。噪声和伪影在肺野后、上部较严重,可能和骨骼分布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受检者肥胖程度(BMI指数)调整扫描方案(mAs值),做到扫描方案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