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氧树脂作为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被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但是环氧树脂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的导热性能非常低,通常为0.2 W/(m?K),这对环氧树脂在导热电器和塑封材料的应用上非常不利。为了能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本文设计了颗粒填充环氧树脂与与构建三维导热通路两种方式来提升环氧树脂热导率。以多孔膨胀石墨为导热填料,采用磁力搅拌、浇注成型的方法制备膨胀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EP/EG)。以通孔泡沫材料作为天然导热通路,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制备泡沫/环氧复合材料。通过激光导热、红外表征、SEM扫描和热重分析等不同的测试与表征手段研究不同的参杂条件对EP/EG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膨胀石墨添加量的增加,EP/EG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也随着有一定的增加,并且导热填料的粒径越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在填充量较低时,热导率的变化不明显,在较高填充量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会有一快速升高的过程。但在较高填充量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会有一定下降。对膨胀石墨用30 wt%的KH-550表面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的提高。为了使环氧树脂材料内部在较低填料参杂时有较多的填料相互接触,形成连续的导热通道,本实验采用复配的方法研究微米/微米级复配及纳米/微米级复配及复配比对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微米/微米级(300目与100目)复配,在总质量分数为环氧单体的20 wt%时,复配比为1:2时材料的热导率最高约为0.97 W/(m?K),此时材料的拉伸性能也较高;对于纳米-微米级复配来说,当总填料所占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5 wt%时,碳纳米管的含量占填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0 wt%时对提高材料的热导率最有效,此时约为0.28 W/(m?K),并且经过酸化处理过的碳纳米管比未处理的碳纳米管参杂时热导率要高。但是受树脂粘度对分散性能的影响,只有在填料含量特别高的时候才会形成导热通路,采用填料填充原位形成导热通路的方法不理想,总体对环氧树脂热导率的提升幅度小。为了克服导热通路的形成障碍,文章最后采用泡沫材料作为填料浸渍环氧树脂,证明连续的导热通道对材料的热导率的重要影响。本章对不同孔径的铜泡沫,单一孔径的钛泡沫和石墨泡沫浸渍环氧树脂研究他们的热导率情况。对于孔隙率为76%的石墨泡沫浸渍环氧树脂,热导率高达94.025 W/(m?K)。对于小孔径的铜泡沫在体积比仅为环氧树脂的6.77%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9.912W/(m?K)。对比分析不同孔径的铜泡沫参杂时的热导率发现,小孔(0.2μm)铜泡沫更能有效提高材料的热导率。对比石墨泡沫、铜泡沫和钛泡沫的热导率,我们发现材料本体的热导率越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就越高。而在该体积分数下填充的膨胀石墨来说,热导率最大的仅为0.31 W/(m?K)。因此对于材料的热导率影响最大的是材料导热通道的形成,可以预先对导热填料处理在与树脂复合前形成导热通道,实验结论对于我们以后实验过程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剖析现有条烟输送链板维保方法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链板清洁思路,暂时消除链带上的静电,在链带即将进入尼龙导轨前使用压缩空气高压吹风将链带内部的积尘吹掉,减小链带和滑道
目的探讨异常动态用药专项点评与干预手段在肿瘤专科医院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每月对医院药品消耗及用药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对11个异常动态用药
集装箱多式联运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货物一体化综合运输,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为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重要组成,结合了集装
多折回通道型同侧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复杂,竖缝流速特性是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多折回通道型同侧竖缝式鱼道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鱼道竖缝流速特性。试验选择了3组不
矿井建井工期控制是矿井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顺利实现矿井建设成败的关键。合理控制矿井建设工期,可有效缩短工程投资回收期,提高矿井经济效益。论文以赵楼矿井建井工期为例,
<正>美国FDA于2016年12月23日批准百健艾迪(Biogen IDEC)公司的Nusinersen(商品名:Spinraza)注射液上市,用于儿童和成人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本药为一种反义寡核苷酸,用
德性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必须先进行现实活动,才能真正获得德性。由于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学校道德培育偏重失衡以及大学生自身知行不一,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