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论相关论文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勇敢、节制、慷慨、友善与诚实这五种美德是公众普遍希望每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德性,这些德性不论是在社会......
期刊
实践是古希腊哲学和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善的理念的乏力,实践指导德性生活的作用被削弱;实践与制作的混淆使得实践作为终极关怀......
关于康德法权学说与伦理学说的关系,学界主要有分离论和直接推导论两种解读方式。分离论者通常着眼于诸义务、法则、强制方式等具体......
摘 要 当前,由于理论视域的缺位以及实践认知的偏差,人们对品德的理解带有浓郁的心理学色彩,由此消解了德育应有的价值引导性与超越性......
本文旨在讨论个人医疗大数据利用中权益主体知情同意及其保护权益的伦理问题,一方面涉及个人医疗数据所承载的权益;另一方涉及权益......
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与成长的过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
在集体思想浓厚的文化渲染之中,利己主义被理解为“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安·兰德所提出的独具特色的德性论——理性利己主义在解......
麦金太尔在他的成名作《追寻德性》中开发了一种德性理论.这个理论既被他用来批判启蒙自由主义传统,也是他用来应对西方文化衰落的......
规范伦理学及其理论地位江雪莲规范伦理学,简言之,是以研究人的行为及其道德标准为宗旨的一种伦理学理论类型。与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
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现代德性伦理学评介龚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现代西方伦理学以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而三......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AlasdairMacIntyre)是为我国学术界所熟知的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他的几部著作都已经译成或即将译成中文......
道德教育自古有之,且道德人伦教化贯穿了古代中国的整个学校教育体系。近代以来,受西方教育制度影响,德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
作为十八世纪道德情感主义的思想先驱,休谟以自然人性为出发点,从“感性世界”的视角来谈论道德问题。通过对人性进行深入剖析,休谟破......
本文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效用主义现存的理论困境和相应争论,分别探讨了三个争论。 其一,什么是效用?这个概念之争是该理论长久以来的......
本文先阐述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人情”难题作为案例,再结合相关理论分析自己以前的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最后提出......
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西古今道德规范与体系之比较,从中可以看到中西在道德原则规范,伦理学体系的特殊性与共同性,对建立完善的......
安斯库姆在《近代道德哲学》一文中批评了近代道德哲学,提出要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自此以后,德性论与以康德道德哲学为代......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道义论”有两大支派:德性论的伦理学说和义务论的伦理学说。它们各有自己的理论特点、代表人物和历史演变过......
黄显中博士最近出版了专著《公正德性论》,是专门研究和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的。这是一部体现独立思考、深思熟虑、有创见性......
最近,龚群教授著的《现代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出版了。此书是一部值得称道的佳作。
Recently, Professor Go......
荀子之"性恶论"既是一个相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的事实判断,又是一个关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荀子正是以告子实然主义人性论发端、明确......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日益深入,财富迅猛增长,但是道德并没有同步提升,两者的落差和冲突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自上世纪德性论的转向以来,德性论是否可能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许多学者认为德性论由于强调通过人的习惯行为养成德性,因此,德性是......
在西方伦理学中,围绕德福关系问题形成的主要理论观点有:功利论、德性论、义务论,与此相关的还有正义论。为摆脱其各自的局限性,可......
由于文化背景及创始人生平和职业的差异,使得墨家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呈现出绝然不同的趣味:亚氏学说是以城邦自由个体为主......
伦理叙述是指运用某个伦理学理论或方法对某一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确证的过程。医德教育也是一种伦理叙述。其目的是要使医德主体形......
从德性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塑造网民的基本德性。塑造网民基本德性就必须立足网络社会来进行,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社......
自爱是德性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利己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人性论基础.人性自爱与人性利己的差异,预制了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思想的......
郭象的“足性逍遥”奠基在个体自我中心的观念之上,推论出以“自得”“自知”为主的德性论,其实质则是要实现顺应个体天性的生活方......
德性论道德悖论是在德性论层面上对道德悖论进行诠释和分析,主要是从利他主义道义论而构建的德性论层面上分析道德悖论。"分苹果"道......
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全面部署。201......
当代中国的道德转型实质上是由传统德性论向现代功利论的转型,对传统德性论的依赖明显地被置换为对现代功利论的关注.道德转型直接......
伦理学历史上的目的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与公共服务精神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公共服务精神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它与功利主......
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两位伦理学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具有某种相似性,但却是“形似而神不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目的论观念与德性伦......
本文首先澄清了“德性就是意志的道德力量”的涵义,并且阐明了康德德性论的基本原则;其次讨论了康德对道德命令和实然命令的区别,以及......
公民是一种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理性言说的实践,表现为一种公民身份的转变与获得.这意味着公民教育实践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
斯洛特认为,常识道德和康德主义都低估了主体的道德价值,因而都存在着人我不对称性的问题,而这种不对称性问题则使得这两种理论陷入了......
罗国杰先生的"新德性论"思想展示了新颖、独到的理论特点,其观点在伦理学学科建设、美德内涵和道德理想概念的完善、人的德性的培育......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多被人称为“德性论”的,这是因为亚氏之伦理学“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
在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中,持德性论视野的学者提出了以人类主体的生态美德研究来替代抽象形式的生态道德规范研究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