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rimary tumor of the duodenum,PTD)患者的病例信息,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旨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1年0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非乳头区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rimary tumor of the duodenum,PTD)患者的病例信息,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旨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1年0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并发症。通过电话随访和病历查阅的方式,获得远期生存情况。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之间生存曲线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研究共包括88例PTD患者,其中47例男性(53.4%)和41例女性(46.6%),总体的平均年龄为57.22岁。2.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贫血(占64.8%),腹痛(占42.0%),腹胀(占37.5%)和恶心(占25.0%)。3.肿瘤发生部位在球部17例(19.30%),降部49例(55.70%),降部水平部8例(9.10%),水平部12例(13.60%),升部2例(2.30%)。最终的组织病理学显示间质瘤35例(39.80%),腺癌32例(36.40%),淋巴瘤3例(3.40%),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8.00%),其他病理类型11例(12.5%),分别为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错构瘤1例,神经鞘瘤1例,腺瘤样增生4例,绒毛-管状腺瘤4例。88例手术方式包括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3例局部切除术和4例内镜下治疗。4.间质瘤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1%、91.4%,腺癌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75.5%、65.6%,神经内分泌肿瘤1年、3年、5年生存率均为85.7%,3例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33.3%,其他少见类型肿瘤未出现死亡病例。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核分裂象是影响间质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1.PTD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易被忽视。2.PTD以间质瘤和腺癌多见,核分裂象是影响间质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应采取辅助靶向等治疗来提高预后生存;相对于间质瘤患者,腺癌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65.6%,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3.PTD患者多数缺乏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胃镜和CT等辅助检查时诊断PTD的重要手段,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提高术后生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X3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和趋化因子配体28(CCL28)在肺腺癌脊柱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肺腺癌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取材病理组织以及随访资料均完整)共40例,取骨转移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CX3CL1与CCL28在标本中的表达,并将染色结果整理分类,进一步结合患者随访结果和一般资料,统计分析CX3C
第一部分GATA2-AS1在肾癌细胞系及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GATA2-AS1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采集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评估睡眠量表、认知功能量表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等,进一步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VFT)下前额叶及颞叶激活的特征。方法:选取13例分别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医院及鹿泉区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符合ICD-10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有明确脑卒中病史或无脑卒中病史但是有明确的影像学(头颅MRI或头颅
目的: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罹患率逐年上升,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伴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体检意识的加强,加之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乳腺癌患者在未发生转移之前即被诊断。不容置疑的是,乳腺癌的死亡率并没有随着发病率的升高而升高,相反,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密不可分。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腋窝淋巴结(a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疝入右侧腹股沟致难复性斜疝的发病特点、诊断及相关治疗方式等,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癌疝入右侧腹股沟致难复性斜疝病例资料,同时通过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检索国内外与本个案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该类疾病的诊治方法。资料:患者男性,主因“右侧腹股沟肿物60余年,进行性增大3年,疼痛半月”入院。查体:右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629例垂体肿瘤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特点。分析157例无功能瘤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629例垂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型及首发临床表现等临床特点。从上述资料中筛选出1
目的:通过比较HER2阴性初诊Ⅳ期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究此两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诊治的327例HER2阴性初诊Ⅳ期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月经状态、确诊时间、免疫组化、转移部位及数目、治疗以及随访情况等,运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收
目的:通过研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联系、治疗情况和生存状况,探究BPBC的发病趋势和危险因素,并对BPB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BPBC的认识,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诊疗思路及参考。方法:按照BPBC诊断及排除标准,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
研究了京津冀与关中地区“以电代煤”(简称“煤改电”)实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以及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京津冀地区“煤改电”共替代散煤用户258.4万户,每年可替代散煤706.6万t;关中地区“煤改电”替代散煤用户65.76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69.39万t。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c
目的:通过单中心回顾研究分析家族性胃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特点,以及家族性胃癌遗传特点规律,从而为家族性胃癌的预防以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自199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胃癌病例。筛选出家族性胃癌病例203例,1.统计各个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诉、年龄、首发症状、家族史、肿瘤史、吸烟史、血型、病理报告、手术名称、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瘤栓、有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