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s环形态学变异与全脑血流动力学320排CT初步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8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Willis环形态患者CT脑灌注特征,探讨脑梗塞组和对照组Willis环形态学不同变异时灌注参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70例头晕头痛等疑似脑梗塞的患者进行全脑容积成像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48小时内完成磁共振DW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有梗塞灶的为梗塞组,无梗塞的为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应用VR、MIP及MPR等后处理技术对头颈动脉进行多维显示,并选取两组患者的Willis环作为研究对象,评价Willis完整及不同变异情况。应用工作站Perfusion软件包行灌注分析,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全脑灌注参数图,对梗塞组患者,记录左右侧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供血区、ACA/MCA交界区(前分水岭区)、MCA/PCA交界区(后分水岭区)等区域内梗塞灶数目,分别测量病灶区与镜像区ROI的CBF、CBV、MTT、TTP等灌注参数,对于无梗塞灶的对照组,选取小脑层面、基底节层面、侧脑室体部层面及顶叶层面为典型层面,测量并记录典型层面的两侧半球相对灌注参数。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两组之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多组之间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F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然后采用LSD方法,进行多组间的两两相比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梗塞组120例(70.59%),其中后交通动脉缺如69例(40.59%),包含左侧后交通缺如10例(5.88%),右侧后交通缺如12例(7.06%),双侧后交通缺如47例(27.65%),胚胎型大脑后动脉32例(18.82%),包含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5例(2.94%),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7例(4.12%),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20例(11.76%)。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11例(6.47%):包含左侧A1段缺如4例(2.35%),右侧A1段缺如7例(4.12%),Willis环完整9例(5.29%)。对照组50例(29.41%),其中后交通动脉缺如30例(17.65%),包含右侧缺如2例(1.18%),左侧缺如3例(1.76%),双侧缺如25例(14.71%),胚胎型大脑后动脉14例(8.24%),包含左侧2例(1.18%),右侧4例(2.35%),双侧8例(4.71%),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3例(1.76%),包含右侧1例(0.59%),左侧2例(1.18%),Willis环完整3例(1.76%)。梗塞组和对照组在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发病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01,P=0.045<0.01)。(2)在后交通动脉缺如时,对照组的CBF、CBV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的CBF、CB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9,P=0.000<0.05,t=3.988,P=0.000<0.05),对照组的MTT、TTP与梗塞组未梗塞区域MTT、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00<0.05,t=-4.16 P=0.000<0.05)。(3)在后交通动脉缺如时,对照组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的rCBF、rCBV、rMTT、rTT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8.383,P=0.835>0.05、t-=4.992,P=0.136>0.05、t=-3.8,P=0.774>0.05、t=-6.63,P=0.133>0.05)。(4)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时,对照组的CBF与梗塞组未梗塞区域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9,P=0.001<0.05),对照组的CBV、MTT、TTP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13,P=0.177>0.05、t=0.033,P=0.976>0.05、t=-1.595,P=0.138>0.05)。(5)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时,对照组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的rCBF、rCBV、rMTT、rTT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6.361,P=0.369>0.05、t=1.693,P=0.693>0.05、t=0.556,P=0.562>0.05、t=-1.689,P=0.098>0.05)。(6)大脑前动脉A1缺如时,对照组的CBF与梗塞组未梗塞区域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0,P=0.012<0.05),对照组的CBV、MTT、TTP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58,P=0.295>0.05、t=-1.929,P=0.145>0.05、t=-1.808,P=0.100>0.05)。(7)大脑前动脉Al缺如时,对照组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的rCBF、rCBV、rMTT、rTT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8.369,P=0.896>0.05、t=1.653,P=0.398>0.05、t=-2.363,P=0.096>0.05、t=-2.893,P=0.136>0.05)。(8)当 Willis 环完整时,对照组的CBF与梗塞组未梗塞区域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4,P=0.015<0.05),对照组的CBV、MTT、TTP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7,P=0.774>0.05、t=-2.142,P=0.131>0.05、t=-1.825,P=0.123>0.05)。(9)当Willis环完整时,对照组与梗塞组的未梗塞区域的rCBF、rCBV、rMTT、rTTP 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053,P=0.365>0.05、t=0.129,P=0.732>0.05、t=-3.562,P=0.366>0.05、t=-1.356,P=0.569>0.05)。(10)在梗塞组中,双侧后交通动脉缺如时,对多组之间的rCBF、rCBV、rMTT、rTTP分别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53,P=0.440>0.05、F=1.155,P=0.339>0.05、F=0.942,P=0.446>0.05、F=0.625,P=0.646>0.05),然后用LSD方法进行两两对比,基底节、丘脑、脑桥、颞叶、多发两两之间的rCBF、rCBV、rMTT、r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在梗塞组中,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时,对多组之间的rCBF、rCBV、rMTT分别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37,P=0.147>0.05、F=0.260,P=0.854>0.05、F=0.638,P=0.597>0.05),但多组之间的rTT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0,P=0.049<0.05),用LSD进行两两比较,脑桥部位脑梗塞的rCBF与基底节部位脑梗赛的r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基底节梗塞与脑桥梗塞、丘脑梗塞与脑桥梗塞、多发部位梗塞与脑桥梗塞之间r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P=0.012<0.05、P=0.043<0.05)。(12)在梗塞组中,大脑前动脉A1缺如时,对多组之间的rCBF、rCBV、rTTP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57,P=0.710>0.05、F=0.151,P=0.862>0.05、F=1.834,P=0.215>0.05),但是多组之间的r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8,P=0.023<0.05),用LSD两两比较,基底节梗塞与多发梗塞、脑桥梗塞与多发梗塞之间rM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P=0.011<0.05)。(13)在梗塞组中,Willis环完整时,对多组之间的rCBF、rCBV、rMTT、rTTP 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52,P=0.042<0.05、F=5.203,P=0.049<0.05、F=5.383,P=0.046<0.05、F=5.048,P=0.045<0.05),再用 LSD 进行两两比较,基底节梗塞与额叶梗塞的rCBF、rCBV、rMTT、r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P=0.031<0.05P=0.030<0.05、P=0.037<0.05),多发梗塞与额叶梗塞的rCBV、rMTT、r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P=0.029<0.05、P=0.019<0.05)。(14)在对照组中,多组之间rCBF、rCBV、rTTP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27,P=0.350>0.05、F=0.751,P=0.426>0.05、F=3.567,P=0.466>0.05),但 rMTT 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9,P=0.036<0.05),再用LSD两两比较,大脑前动脉A1缺如与Willis环完整的r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15)对照组中,单侧与双侧后交通动脉缺如的rCBF、rCBV、rMTT、r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263,P=0.536>0.05、t=4.635,P=0.096>0.05、t=-3.256,P=0.876>0.05、t=-2.369,P=0.432>0.05)。(16)对照组中,单侧与双侧后交通动脉缺如的rCBF、rCBV、rMTT、rTT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269,P=0.865>0.05、t=2.369,P=0.317>0.05、t=-4.551,P=0.451>0.05、t=-3.651,P=0.087>0.05)。(17)在梗塞组中,梗塞灶位于基底节时,多组之间rCBF、rCBV、rMTT、rTTP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84,P=0.832>0.05、F=0.390,P=0.679>0.05、F=1.136,P=0.329>0.05、F=0.915,P=0.407>0.05),用 LSD 两两比较,rCBF、rCBV、rMTT、rTT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在梗塞组中,梗塞灶位于脑桥时,多组之间rCBF、rCBV、rMTT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42,P=0.234>0.05、F=0.610,P=0.560>0.05、F=0.187,P=0.831>0.05),但 rTTP 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9,P=0.040<0.05),再用LSD方法两两比较,双侧后交通缺如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的rTT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P=0.011<0.05)。(19)在梗塞组中,梗塞灶位于丘脑时,多组之间rCBV、rTTP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86,P=0.834>0.05、F=0.116,P=0.892>0.05),但 rCBF、rMTT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1,P=0.000<0.05、F=4.116,P=0.048<0.05),在用 LSD 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双侧后交通动脉缺如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A1缺如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的rC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P=0.000<0.05),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r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5)。(20)在梗塞组中,多发梗死部位时,多组之间rCBF、rCBV、rMTT、rTTP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9,P=0.341>0.05、F=1.190,P=0.326>0.05、F=0.367,P=0.697>0.05、F=0.404,P=0.673>0.05),再用LSD进行两两比较,rCBF、rCBV、rMTT、r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梗塞组中,在单侧后交通动脉缺如时,同侧基底节梗塞与对侧基底节梗塞之间 rCBF、rCBV、rMTT、rTT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398,P=0.725>0.05、t=3.221,P=0.089>0.05、t=-3.653,P=0.531>0.05、t=-1.225,P=0.214>0.05)。(22)梗塞组中,在单侧后交通动脉缺如时,同侧脑桥梗塞与对侧脑桥梗塞之间rCBF、rCBV、rMTT、rTTP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8,P=0.025<0.05、t=4.221,P=0.019<0.05、t=-4.522,P=0.046<0.05、t=-3.114,P=0.014<0.05)。[结论](1)Willis环完整的侧支循环对已发生脑梗塞者的未梗塞区域的血流代偿有重要意义。(2)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时,与发生于其他部位梗塞灶相比,脑桥梗塞灶的相对达峰时间较长,推测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时脑桥区域供血有所减少;(3)单侧后交通动脉缺如时,发生于同侧脑桥梗塞者rCBF、rCBV低于对侧梗塞,rMTT、rTTP长于对侧梗塞,提示后交通动脉对脑桥区血供存在调节。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UGT)家族酶是参与底物的葡萄糖醛酸化最主要的酶之一。并且该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途径。UGT酶
目的本实验用腹腔注射STZ方法制造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功后,观察芪术胶囊治疗后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尿及肾组织的改变,用Western-Blot方法研究芪术胶囊治疗后的糖尿病肾
水稻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科研工作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对水稻的研究过程相对于单子叶植物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再加上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越来越
目的 初步探讨靶向干扰AURKA表达对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脂质体瞬时转染AURKA-siRNA处理骨肉瘤细胞U2-OS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s
目的: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精神心理异常患者性别、诱因、年龄、学历、职业及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与心理测评各项目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
马铃薯大面积连作影响马铃薯产量与品质,间作能缓解马铃薯连作障碍。本论文在宁夏半干旱区,以马铃薯、燕麦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马铃薯单作(IP)、燕麦单作(IO)、马铃薯燕麦
目的:了解辽宁省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于规培大纲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影响学员掌握情况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辽宁省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
研究背景和目的肿瘤蛋白质组学技术,作为本世纪肿瘤学研究领域的新技术,在发现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及阐明相关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明确其影响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等方面有
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orumL.)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冷季型牧草,具有生长迅速、茎叶丰富、适口性好和品质优良等特性。多花黑麦草在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在我国
目的:尿酸与血糖代谢的相关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但迄今不清楚导致两者相关的条件。本研究以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尿酸与血糖形成相关性的依赖条件。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