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与东北亚区域权力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以来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格局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国际话语权、军事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四个方面。中国的经济总量位次也由2000年的世界第6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随之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大;军事实力的提升是国家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吸引力则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中国崛起对东北亚区域权力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以冷战结束为节点可以将中国崛起划分为两个时段:冷战结束前与后。冷战时,东北亚地区的权力结构以美苏为主导,地区秩序服从于美苏争霸的需要,在地区权力结构中中国是配角,日本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长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并向政治大国迈进。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两级格局解体,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存在。然而,冷战结束以来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中国崛起,这导致东北亚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东北亚权力结构也出现了新的迹象,中国从“多强”中较弱的一强快速成长为美国绝对主导地位的平衡力量。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来说,目前在东北亚区域权力结构中美国仍占据主导的强势地位,短期来看中国尚无法改变美国的主导地位。从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视角来讲,中国崛起对东北亚地区生产结构、安全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美国仍处于东北亚地区结构性权力一家独大的地位,短期来看,中国尚无法对美国地位构成挑战,就生产结构性权力而言,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并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但在生产结构中的权力有待提升。在东北亚安全结构中,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关系面对中国潜在威胁关系更加稳固,美日韩同盟在防范中国崛起的目的上更加强化,成为东北亚安全结构的最大特点;美国对于日韩等国而言,拥有绝对的安全结构性权力,但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中国的建设性作用无可替代。在地区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中美国仍是主导者,同时日本也占据优势地位,而中国后来居上的空间性巨大。本文总体的结论是:中国崛起使东北亚权力结构弱化,中国崛起对东北亚多领域的结构性权力产生影响。基本启示是:转方式,抓根本,是中国练好内功的根本,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谋互信,求合作,是中国崛起的关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屡屡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导致食品安全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监管难点问题。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是整个食品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保障食品生产企业加工食
目的探讨妊娠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联合胎心电子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乐市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的
通过搜集旅游网站内旅游者关于黄姚古镇的游记,利用软件ROST CM6对其进行词频、社会网络以及情感分析,发现游客对黄姚古镇旅游的感知倾向于积极方面,但仍不排除消极感知的存
大学的食品工程专业以及食品科学专业里,食品品质管理是其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由于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近几年来,重庆三峡学院在教学改革中将分类教学的内容
题红诗是以诗、词、曲、赋、歌、赞等韵文的形式对《红楼梦》进行吟咏、品赞的一种评论模式。《红楼梦》所拥有的题咏作品数量众多,尤其是道咸以降,随着《红楼梦》流播影响面范
为了了解不同年龄段高校后勤员工在工作满意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对高校162位后勤员工工作现状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检验等方法对
管理者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其垂直对特征差异必然会对企业财务弹性及价值产生影响。以2011—2016年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对财务弹性高低的影响,以
企业廉洁文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但目前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不足,对企业创新发展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采取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该报告选用了A.S.拜厄特(Antonia Susan Byatt)的随笔集《论历史与故事》(On Histories and Stories)的第五章“旧故事,新形式”(Old Tales, New Forms)作为翻译
心灵状态指在各种时态上进行的心灵性的状态、事件或过程,包括感知、信念、欲望等。而意识指现象性意识,包含着现象性对象朝主体的显现。对"是否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