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衰退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兴起了生态保护运动。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当代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的未来力量,提升当代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指出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使命。因此,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成为教育者们刻不容缓的课题。首先,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研究,尝试构建测量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指标体系,认为测量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指标体系主要由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三方面组成,并研制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具有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J高中为例,对J高中的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再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J高中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并且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角度对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差异性分析,为优化J高中现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建议。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J高中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良好,内部结构存在差异,其中J高中高中生对生态文明知识掌握不扎实,生态文明意识初步觉醒,但生态文明行为践行能力薄弱。差异性分析的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差异显著,女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优于男生,而男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及总体水平优于女生;(2)职务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非班干部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3)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差异显著,高一年级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4)生态班教育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非生态班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5)教师课堂渗透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没有接受过教师课堂渗透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6)父母学历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7)生活地区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8)社区环保宣传教育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社区没有环保宣传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根据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为更好地培养与提升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学校优化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高中生深入开展自我教育;(3)家庭和社会协同共营环保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