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发酵饲料是利用一些益生菌种与饲料中植物性原料发酵后,使得饲料中具有一定量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且保留了原先饲料营养的全价料。本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90±2.3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的阉割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态发酵组,每组设置有8个重复,每个重复内设置3头阉割公猪,分栏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与发酵全价料(试验组),出栏重达到130 kg左右时,从每个重复删掉挑选一头试验猪进行屠宰取样,测定其生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饲料是利用一些益生菌种与饲料中植物性原料发酵后,使得饲料中具有一定量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且保留了原先饲料营养的全价料。本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90±2.3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的阉割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态发酵组,每组设置有8个重复,每个重复内设置3头阉割公猪,分栏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与发酵全价料(试验组),出栏重达到130 kg左右时,从每个重复删掉挑选一头试验猪进行屠宰取样,测定其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同时应用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肉质相关基因表达,得出下列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固态发酵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最后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且有增大眼肌面积的趋势。3.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剪切力、屠宰后48h pH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屠宰后48h,滴水损失减少(P<0.05)。4.在脂肪生成中的关键基因的mRNA(FASN、PPARγ、DAGT2、HNF-4α)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P<0.05、P<0.01、P<0.05)。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显著提高了与蛋白沉积相关的重要基因MyoD的表达(P<0.01),且显著降低了与蛋白水解呈正相关的MAFbx mRNA的表达量(P<0.05)。6.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显著上调了AKT、mTOR、s6k1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5、P<0.01和P<0.05)。综上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够优化饲料营养成分,增加饲料中各类氨基酸的含量,改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等生长性能,固态发酵饲料有效提高肥育猪的熟肉状态下的香味、嫩度等肉质感官品质(p<0.05),提高蛋白沉积相关的重要基因MyoD的表达量,且显著降低了与蛋白水解呈正相关的MAFbx mRNA的表达量,从而改善肥育猪背膘厚、背最长肌等胴体性状,进而使肉品质得以优化。以上试验成果为商品化猪场使用固态发酵饲料的饲养管理提供试验依据。
其他文献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n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CIAV主要感染雏鸡,但所有日龄的鸡均易感。通过对广东省境内七个城市共14个养殖场进行CIAV血清学调查,了解广东省境内CIAV的流行情况,并对临床送检的C
硒、碘是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参与体内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参与动物生长、抗氧化、免疫、骨骼代谢等生物学功能。而碘在甲状腺激素功能、动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两种微量元素对种禽繁殖功能和子代影响仍不清楚,本试验拟以蛋种鸭为动物模型,通过硒、碘营养素缺乏研究两种微量元素对母鸭及子代抗氧化功能和骨骼生长的影响,为种禽生产中微量元素营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的14
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泛嗜性肠道致病菌,在水禽养殖中较常见,可引起胃肠炎、发热、腹泻,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水禽养殖业发展。为探讨控制广东鹅鼠伤寒沙门菌病传播的方法,减少鼠伤寒沙门菌对广东地区养鹅业的危害,本实验依据156株分离自广东地区鹅群鼠伤寒沙门菌的PFGE分子分型结果,挑选出流行株A29,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对A29菌株基因组crp和/或hfq基因进行缺失并评价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对
东涛鸡作为地方特色品种,在骨骼沉积等表型性状方面表现出独特粗脚性状,并且相对稳定遗传,为研究鸡骨骼生长代谢和培育节粮型肉蛋鸡的品种提供了很好的遗传材料。但是,目前关于东涛鸡表型及生长规律的报道欠缺,遗传研究更是稀少。因此,本研究通过群体饲养实验和表型测定,以地方鸡种胡须鸡作为对照,初步分析东涛鸡体重和胫围等生长特征。同时,利用转录组测序对附跖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时期进行基因转录表达测定,试图从分子水平
饲料成本一直是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的最大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50~85%。降低饲料成本的关键是提高饲料效率。FCR和RFI是评价饲料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动物模型结合平均信息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了华南地区杜洛克群体中生长和饲料效率性状的遗传参数,揭示RFI及FCR与其他重要经济性状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为RFI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提供遗传基础依据。应用wssGWAS鉴定杜洛克公猪群体中
现代肉鸡养殖业发展迅速,肉鸡养殖发展达到了高峰期,高密度养殖、高产出收益已成为常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容易造成畜禽的疾病,为了保持畜禽快速生长和抗病的目的,大量的抗生素投入使用。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病菌产生耐药性难以治疗而且药物的残留会污染环境。为此,人们开始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植物提取物、中草药制剂等绿色无污染的添加剂开始热门起来。中草药制剂是由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
医学上的研究表明烟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在小鼠等动物的肠黏膜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烟酸作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已使用多年,但目前关于烟酸调控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机制仍鲜有报道。本研究设置烟酸正常供给和阻断吸收对比试验,探讨烟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屏障功能和微生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96头健康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平均体重6.65±0.02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个重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人工授精已在猪生产高度集约化的国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近几年来,国内大型商业公猪站开始投入运营,先进的测定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员对于精液数据积累更加系统和准确。因此,对更多的公猪群体进行表型到分子层面的研究得以实现。本研究收集整理2016~2020年广西某集团下属3个猪人工授精中心共1179头长白和952头大白公猪精液性状累计143,814条数据。采用R软件GLM函数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甘油酯与丁酸甘油酯对肉种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其在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体重与产蛋率相近的清远麻父母代种鸡27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CG(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月桂酸甘油酯添加组GML(基础日粮+月桂酸甘油酯300 mg/kg)与丁酸甘油酯添加组BY(基础日粮+丁酸甘油酯500 mg/k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
鸡冠具有丰富表型变异,其不仅是重要的散热器官和作为衡量早熟的性状,也是重要的包装性状,在肉鸡生鲜转型上市中具有天然标识的重要作用。三叉冠是鸡冠的一种特殊冠型,其作为屠体的天然防伪标识,对其报道很少,特别是对其的分类、命名、各亚型的遗传规律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在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保种群和专门化品系中调研,探究单冠和三叉冠的变异类型及分布比例,初步对其命名,通过8种不同交配类型的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