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又号葛庄。镶红旗汉军,或称辽阳人。生于顺治十年(1653),卒年无考,知康熙五十四(1715)年仍在世。由荫生官,出为浙江台州府通判,迁处州府知府,擢江西按察使,后缘事降补分巡江南淮阴道,又为按察使佥事。著述有《在园杂志》四卷、《葛庄编年诗抄》三十六卷补遗一卷、《葛庄分体诗抄》十二卷补遗一卷、《长留集》十一卷(孔尚任辑)。
刘廷玑诗集《葛庄分体诗钞》由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王士稹作序,笔记《在园杂志》由著名剧作家孔尚任作序,刘廷玑还与孔尚任合编诗集《长留集》。据此可知,刘廷玑在当时文坛应该足有一席之位的。笔者通过对刘廷玑著作的研读,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查阅、收集,进行刘廷玑与小说研究。论文考证刘廷玑的生卒年,有助于补正文学史。笔者认真研读刘廷玑作品集,经过初步研究,已经考证出刘廷玑的生年为(清)顺治十年(1653)二月十六日;考证刘廷玑的交游,重点介绍刘廷玑与吕熊的交往,考察《女仙外史》的成书时间:考证刘廷玑与孔尚任合编《长留集》的大致情况,对研究刘廷玑的文学思想有帮助。近人称重刘廷玑的一个原凶还在于,刘廷玑的《在园杂志》本身既有有趣、曲折故事的小说作品存在,在笔记中又写有带有小说性质的人物速写。据此,论文分析了他的笔记所具有的小说特点。刘廷玑的小说理论在清初小说理论背景下具有独特贡献,他的小说理沦虽然不多,但经过胡适、孙楷第的引用,就经常被后世学者所借鉴引用,成为重要的小说理论来源。他的小说理论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在园杂志》卷二、三部分对小说的地位、小说史性质、续书等的论述,以及刘廷玑在小说家吕熊的长篇小说《女仙外史》的序、品题和回评中流露出的他对小说及小说创作技巧等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