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建模及匹配优化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的是否合理决定了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而针对传统的农用拖拉机而言,其动力传动系统匹配手段往往以试验为主,依靠样车试验来完成动力传动系统各组件的匹配选型,不仅耗时长,可靠性低,而且成本高。仿真优化技术的出现使得车辆传动系统的匹配优化趋于可靠准确,成为了科研人员和各大汽车厂主推的技术手段,仍旧采用传统的试验手段完成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的开发设计不合时宜,因此,为了提高农用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优化的合理性,在国家重大专项计划“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开发”项目的支持下,本文通过采用仿真手段,对农用拖拉机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匹配优化研究。本文首先借鉴传统道路车辆的性能评价体系定义了拖拉机在道路行驶工况和农田作业工况下的性能评价指标。道路工况下选取拖拉机的最高车速、原地起步加速性能和各挡位最大加速度作为评价其动力性能指标,两种常用车速下的滑行距离和时间表征其滑行特性,匀速行驶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作为其经济性能评价指标;作业工况下选取拖拽和未拖拽五划犁起步加速到常用工作速度的加速性能作为评价其农田作业工况下动力性的指标,两种不同五划犁耕地深度下匀速工作的燃油消耗率评价其燃油经济性。其次,对拖拉机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动力学特征分析,利用Cruise软件根据拖拉机传动系统特征搭建了整车仿真模型。分别建立了农用拖拉机在道路行驶工况和农田作业工况下的整车仿真模型,主要阐述了道路行驶工况下拖拉机仿真模型的构建过程,作业工况下的仿真模型是在道路行驶工况模型中通过添加农机具模块和负载模块完成的。利用搭建的拖拉机仿真模型完成了道路行驶工况和农田作业工况下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仿真计算。在道路行驶工况下仿真计算得到了整车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时间、各挡位下最大加速度、道路滑行特征值及匀速行驶的燃油消耗量;在农田作业工况下计算了拖拽和未拖拽五划犁起步加速到常用工作速度的加速时间和两种不同五划犁耕地深度下匀速工作的燃油消耗率。开展了拖拉机的实车试验,在道路工况下进行了整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燃油消耗及滑行特性试验,在农田作业工况下进行了拖拽及未拖拽农机具的加速性能试验和匀速工作的燃油消耗试验,获取到了样机的整机性能的同时,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校验,验证了搭建的拖拉机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已经验证的整车仿真模型,采用Cruise-Isight联合仿真手段完成了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变速器和主减速器速比为优化设计变量,对所研究的样机进行了优化改进;针对现有的两款变速箱和两款主减速器构成的四种不同传动方案,利用DOE试验设计手段完成了四种传动方案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计算分析,并获取到最优的传动方案,使得所研究的样机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更加合理。
其他文献
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当受到外界环境的改变时在不同生物学水平上异常化表达,作为一种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生化指标。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表达对疾
当前我国的道路设计人员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一般将路面结构看作各结构层层间完全连续的各向同性体,荷载采用双圆均布静止荷载。实际上,路面各结构层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施
双足机器人比轮式机器人有更好的移动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不平整地面、狭窄过道、楼梯和障碍物环境下,双足机器人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主动行走的双足机器人,对机器人数学
DNA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同DNA序列多变性相结合的传感器件,因自身具有简单、方便、精确、高效率和良好的特异性等特点,DNA生物传感器在近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
随着现实生活中各类在线系统的规模愈发庞大,复杂度不断攀升,目标任务多元化的特征逐渐明朗,分布式多智能体网络系统开始广泛的普及并成为时下科技发展趋势的主流选择,现代网
盾构法由于具备施工质量好、进度快、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小以及施工安全等优点,从而在地铁隧道建设和地下管线建设中得到快速的发展。滚刀作为盾构施工中需要更换的部件,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营养丰富,药用成分含量高,在我国蕴藏丰富,有巨大的资源有待开发,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不足。本文以豆腐柴为原料,通过添加抹茶,研究开发了一款特色抹茶神仙豆腐。在料液比、促凝剂添加量、抹茶添加量三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定、凝胶强度、硬度为评价依据,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建立抹茶神仙豆腐加工工艺。结果显示,豆腐柴叶的料液比为1:8(g/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工业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等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利用无线网络收集和传递环境信息时需要消耗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在无线的情况下这些能量通常来源于传感器
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高维非线性系统,这些系统状态方程复杂,通过线性模型或是已有的非线性模型难以准确建模。在控制理论研究领域,被控对象系统模型的重要
拱结构以其优美的造型和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稳定性研究一直受到学界重视。然而,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误差等原因造成拱轴线的偏差,导致拱结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