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年代年以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能源消费水平逐年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但能耗整体水平仍然偏高,能源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能源利用以及大气污染和居民健康密切相关。北京市传统的煤烟型大气污染长期以来危害着市民健康,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长年居高不下。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调整能源结构,推广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空气质量逐年得到改善。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北京市能源结构变动状况,总结出北京市能源结构特点和存在的的问题;回顾北京市十几年来大气质量变化,分析总结出北京市能源结构与大气质量的相关关系;同时近年来大量医学研究为大气质量的健康效应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的损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通过大气质量把北京市能源结构与居民健康效应联系起来。为了定量分析北京市能源结构优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选取北京市天然气使用量作为自变量,其变化的趋势代表北京市推广清洁能源的力度;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死亡率代表居民健康效应,根据自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北京市天然气使用量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相关关系来分析推广清洁能源的健康效应,来评价北京市政府推广清洁能源的能源政策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市民健康的贡献,并提出政策建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提出: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500万吨标准煤左右,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力争达到4%,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北京市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加大节能的宣传力度,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