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是培养中学化学教师的基地。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尤其是其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学化学教师“研究型教学”的素质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型实验以它在培养学员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的优势,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研究对师范院校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实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根据现代社会对高师生的要求,在本科实验中开设研究型实验很有必要。本文从研究型实验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型实验的现状,说明了研究型实验的特征。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的教学条件,尝试着在本科生仪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了研究型实验: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及EQCM表征,本实验对象: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1级学生、生命科学院2001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验时间是2003年秋季学期。在化学与社会社团活动中开设了研究型实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水中Ca、Mg离子的含量。 通过研究型实验过程的纪录及实验前后的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开设研究型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观察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文献查阅和综合运用能力、科技撰写及表述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型实验的基本原则,详细分析了实施研究型实验存在的问题,可望为以后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