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河经济带是国家战略,2018年11月,国家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指导淮河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与重要依据;并且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选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开放创新、生态友好、人民生活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测度淮河经济带25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经济带东部、中西部、北部三区域进行经济发展质量细致性分析;然后,基于25个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做空间计量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促进淮河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等,从而最终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由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出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市2005-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波动基本一致;四省之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具体来说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依次递减;另外,省内各市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从综合得分排名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各城市综合排名相对比较稳定,扬州市综合得分几乎每年稳居第一名,徐州市几乎每年稳居第二名;从省域层次看,同一个省份各市之间的排名也有所差距。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效应检验分析说明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即表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高的地市倾向于互相聚集,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低的地市倾向于相互聚集;由空间效应检验中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各个省份具体的空间集聚情况,根据Moran’s I指数散点图(图3-1-图3-4)以及淮河经济带25市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在散点图各象限的分布,发现2005年有15市正向相关,其中H-H象限有9市、L-L象限6市;2010年有20市空间正相关,其中H-H象限和L-L象限各10市;2015年有21市正向相关,H-H象限有10市,L-L象限有11市;2018年有19市呈现空间正相关。由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依赖性,这与第三章的空间效应检验结果一致;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资比重的影响还存在一定问题,R&D投入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影响系数是0.2114,说明R&D投入是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2009年,国务院40号文件下发后,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了一个整合扩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供销合作社系统特别是中心城市供销
广东省清远市是内陆城市,全市水网发达,河道纵横密布,乡镇渡口众多。尽管改革开放后近几十年以来清远市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路桥建设也同步迅猛发展,乡镇之间都通了公路、桥梁,
本文阐述了一款真空钎焊散热器产品的研发过程。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vacuum brazing radiator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