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在国有电力企业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枢纽角色,已成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JT 电力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出发,在调研分析JT 电力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体系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其现存问题与形成原因,提出系统性的解决策略,从推动该公司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
现代公司的目标要求。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本文从国有电力企业的特殊行业背景出发,分析其在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的现存状况,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背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完善和改进策略。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决策科学和提高效率的国有电力企业选拔、培训、激励、考核和退出机制,形成系统化的、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对典型代表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研究,可以给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体系。
本论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特殊法人理论、人力资本和产权理论、职业发展理论、人力资源培训理论、心理契约和组织承诺理论等,分析上述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是进行JT 电力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上述理论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研究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JT 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在北方区域非常重要的核心成员,一直以来中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当前,该公司系统正处在所在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变革期,实现“分公司模式、子公司运作”的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大批熟悉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的高级企业经营管理者,大批熟悉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公司系统中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中存在许多不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从总体上存在着数量短缺、质量有待提升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的局面。因此,本研究选择这一命题,正是以JT 电力公司为例,来剖析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环境中,以国有电力公司为代表的典型国企如何厘清自身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的不足,如何采取系统性对策来实现人才升级和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本论文具体研究是从我国电力行业背景和特质作为研究切入点,在相关理论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分析电力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而围绕选拔、培训、激励、考核四个重要环节展开研究,分析上述四个环节的现实状况和现存问题,剖析其形成机理与动因,进而能够提出对应的完善和改进策略,从而为电力企业提高其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包括建立完善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选拔的制度安排、一体化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模式、基于PDCA 循环模型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多元激励机制的有效组合与配置。通过上述细致的机理设计和制度安排,可以实现对JT 电力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