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隐含着一个民族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阶级状况的信息。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人人有姓,个个有名,姓和名是汉和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受民族的演进历史,心理差异,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差异,使中日两国在姓名的文化形态上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直以来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的历史。从古代开始日本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日本积极学习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佛教经典、建筑、文学等文化方面上,甚至也包括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等。因此,中国的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意义深远的。日本人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借用了中国汉字的音、形、意,并且利用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偏旁创造出了自己的记音文字,这也使日本的历史从“口传文化”变为了可以用文字记载的文化。 正是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因此,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由两种不同的语言构成的姓名,从而发现中日两国文化上的差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涉及到人类社会中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民俗风情等各个领域,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所以本文以中日两国的姓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国姓名的来源、历史变迁等,发现其中所体现出的两国文化内涵的相同和不同。 为了更好的说明两国文化内涵的异同,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文章既有历时性对比,也有共时性对比。通过对中日姓名的结构、中日姓氏的来源以及中日名字发展演变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中日两国深层文化内涵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姓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日姓名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中日文化的共性使中日姓名系统中出现一些类同的现象;而中日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又导致中日姓名系统中出现一些不同,因此可以把姓名看作是透视文化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