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ISA数学素养测试在2003、2006、2009和2012年分别作为主测试项目,四次测试下来,无论是测试内容还是测试框架都不断完善,国际上的很多专家学者对于PISA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自2009年上海首次正式参加PISA测试取得三个第一,接着在刚过去的2012年PISA测试中又取得了三个第一的好成绩,我国已经开始积极参与PISA测试,为了与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我们对国际上盛行的PISA测试不只有研究的必要也有很大的研究意义。PISA数学素养测试是在弗莱登塔尔“再创造”的理论扩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认为15岁学生在即将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应该学会如何学习。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快,如果我们的学生还是固步自封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后于世界的脚步,所以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PISA的数学素养试题是经过很多国际教育专家通过层层筛选而得到的符合PISA数学素养测试框架的题目,题目涉及到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并且在学科间的跨度自由灵活。根据PISA数学素养测试的方式与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我国教育界在大规模测试中的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PISA数学素养测试对于我国的数学教育也有很大的意义,参照PISA数学素养测试的经验,我们可以对数学教育来到中国作出贡献。首先,数学素养要求我们应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其次,要注重情景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第三,我们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