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从严治党不断加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了崭新的高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挖掘传统廉政文化资源,对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至关重要。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民贵君轻”“慎独”“正直”“忠诚”“克己”等思想反映出中国廉政文化源远流长,而苏轼是习总书记引用典故最多的中国古代名家之一,苏轼的一生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和廉政实践。苏轼的廉政思想与实践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它是苏轼在吸收他之前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思考与人生实践凝成的心血。一方面,苏轼廉政思想与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苏轼廉政思想与实践及其当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苏轼廉政思想与实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与历史借鉴。本文在对苏轼廉政思想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作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苏轼各类著述以及苏轼为官的具体实践,总结出苏轼的廉政思想,主要表现有:“坚守善道,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非吾所有,一毫莫取”的为政修养;“以俭为上,节用廉取”的为政智慧;“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为官态度;“建章立制,考课百官”的为政方略。苏轼的廉政实践主要表现为:廉能简政,精兵强国;节用廉取,官榷与民;坚持廉善,救济百姓;反腐惩贪,整顿吏治。应该看到,虽然苏轼离我们现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苏轼的廉政思想并未过时,它与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廉政思想有不少的契合之处,这就是:以人为本、俭政节用、反腐倡廉、重视监督、不忘初心。苏轼的廉政思想与实践对今天党员领导干部崇廉拒腐、施行仁政、慎独勤政以及营造优良家风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将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认识苏轼,从而推动包括苏轼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当然,由于苏轼是封建社会的官员,其廉政思想与实践不可避免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与现实局限性,需要对其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