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华事略》是晚清旗人金醒吾编纂的北京话阅读教材,书中的阅读材料反映出清末民初北京话的语言面貌和特点,同时作为日本北京话阅读教材,《京华事略》中的阅读材料具有非常宝贵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利用图表法分析《京华事略》课文阅读材料内容,并进一步总结该书作为阅读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基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归纳出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编写和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对于《京华事略》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是对金醒吾及《京华事略》的简介,主要介绍作者金醒吾的生平及其著作,分析《京华事略》的编写缘由、版本流传、影印版本相关问题说明及主要内容等方面。《京华事略》中的版本相关情况说明方面主要涉及《京华事略》中的标点符号、字形、注释、书影、词形以及底本讹误之处,比如错别字、衍文、脱漏和倒文等现象。其次,是对《京华事略》的课文内容研究。这里主要采用图表法、数据统计法来对书中主题类型、课文标题、材料呈现形式、材料特点、文化因素、课文篇幅等方面来对课文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总结出《京华事略》课文内容的特点。最后,基于对《京华事略》课文内容的分析研究,发现总结《京华事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主题丰富、形式独特、注释详细、编写科学、文化多元、口语化强等方面,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创作年代不详、课后练习题设置缺失、生词表呈现的缺失等方面。分析总结得出《京华事略》对当今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编写和阅读教学的启示,在教材方面,主要总结归纳出课文篇幅协调性、练习多样性、主题丰富性、文化导向性、文本情境性等方面的编写启示。在教学方面,主要总结归纳出选择编写科学的阅读教材、深入了解教材文本内容、创设目的语环境教学条件、重视汉语文化教学功能等方面的阅读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