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轨枕受力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国内外现有轨道与轨枕结构,对比国内外轨枕形式得出我国轨枕重载化形式宜选择有砟整体式有挡肩轨枕,可使用枕下胶垫强化。对比分析各国动荷载系数、荷载分配系数、枕下支承条件、设计弯矩荷载以及轨枕承载力的不同计算方法。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轨枕在准静态作用下不同牵引类型、车辆轴重、列车运行速度、轨枕间距、钢轨类型、轨下垫板刚度、枕下支承刚度、混凝土标号下的轨枕受力特性。在各影响因素单位变化范围内,列车运行速度对轨枕受力影响最大,其次是钢轨重量与轨下垫板刚度,枕间距、枕下支承刚度、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小。在轨枕设计与计算中建议在允许范围内以电力牵引、最高的列车运行速度、最宽的轨枕间距、最轻的钢轨重量、最大的轨下垫板刚度与枕下支承刚度作为轨枕设计的边界条件依据。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在不同列车速度、轨枕间距、钢轨类型、轨下垫板刚度和枕下支承刚度下轨枕上、下荷载功率谱密度以及轨枕垂向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得出枕上、枕下荷载较大的频率均发生在2-3Hz和28~29Hz的频段内。轨枕垂向加速度较大的频率发生在70~90Hz频段内。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轨枕上、下的荷载以及垂向加速度呈上升趋势。随着轨下垫板刚度的提高,枕上荷载与轨枕垂向加速度呈上升趋势。随着枕下支承刚度的提高,枕上荷载与轨枕垂向加速度呈下降趋势,枕下荷载呈上升趋势。不改变轨枕外形与尺寸,可通过提高混凝土性能与标号强度、提高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增加预应力筋根数和优化预应力筋布置提高轨枕承载力。整合轨枕设计流程方程组以轨下、枕中截面等安全储备为目标函数提出预应力筋布置优化方法,以此方法得出Ⅲa型轨枕预应力筋合力点最优位置为距底面94.8mm处,并提出8种轨枕重载化方案。对比得出提高预应力筋根数,即提高张拉力是提高轨枕承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拥有18~22%的安全储备,其他方法仅可拥有2-5%的安全储备。
其他文献
“新城”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拓展,所建设的具有空间紧密性和功能互补性的多个板块组成的群体。为防止大城市摊大饼状无序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
随着航运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目前船舶运动控制理论研究越来越趋向针对船舶控制工程中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最终提高理论研究的实际可用性。船舶航向保持
本文主要研究了察哈素铁路专用线的设计。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河北省政府达成了能源合作意向的前提下,察哈素煤矿铁路专用线建设作为煤矿对外定向运输的配套项目,将极大降低
在乘用车操纵稳定性开发与设计过程中,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计算机仿真相互配合完成评价工作,配合的前提是必须明确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对乘用车操纵稳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道岔区无砟轨道结构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估算了复杂荷载作用下道岔区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寿命,揭示了道岔区无
航线设计是航海实践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高精度的航线为值班驾驶员远洋航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随着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电子航海时代已经到来,ECDIS的发展和应用使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项目进行研究,研究如何采用先进检测手段、技术设备和新材料等加强沥青路面
本文结合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桥上博格板式无碴轨道结构的纵向力分析有限元模型。考虑到模型的复杂性以及计算工作量,本文所建模型对钢轨、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