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下颌下腺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带蒂下颌下腺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拟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及下颌下腺瓣修复的患者共10例,年龄60岁-73岁,中位年龄65岁,颌下及颈部CT、MRI及超声显示原发灶同侧无可疑转移淋巴结组织,同时小型和中型缺损患者被收入内。通过随访观察,分析皮瓣的成活情况、临床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判断原发灶对下颌下腺瓣的适应症,指导临床应用。结果:带蒂下颌下腺瓣用于修复右侧上颌骨部分缺损1例,修复右侧上颌骨部分缺损及部分右颊部粘膜缺损1例,修复左下颌骨体及左下颌骨升支1例,修复部分左侧下颌骨体、下颌骨升支及部分口底软组织缺损1例,修复右舌及部分口底软组织缺损1例,修复左颊软组织缺损1例,修复左颊软组织及部分左侧上下颌骨缺损1例,修复右颊部软组织缺损1例,修复右侧口咽及部分右颊软组织缺损1例,修复左口咽及部分左颊软组织缺损1例。局部坏死的0例,早期缝线开脱的0例,由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产生的相应侧口角下垂症状的0例,伤口Ⅰ期愈合7例;颈部血肿进而并发伤口感染3例;在为期3到24月期间,随访时间失访2例,死亡0例,出现局部复发、颈部转移及远端器官转移0例。3所有患者下颌下腺瓣均成活且有萎缩及逐渐粘膜化,粘膜表面良好,其中6例患者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后与正常面部无明显差异,咀嚼、吞咽及言语功能与正常人无太大差别,口内皮瓣色分红,粘膜化好,修复效果好,4例患者咀嚼、吞咽及言语功能与正常人相比稍有不同,口内皮瓣边缘灰白,部分粘膜化,口腔颌面部缺损基本得到修复。结论:带蒂下颌下腺瓣的重建技术能够适当恢复口腔功能、面部美观以及改善一定的生活质量。带蒂下颌下腺瓣是一种制备相对简单的皮瓣,它的修复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成活较高。能够用于术后口腔软、硬组织缺损较小或高龄及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其他文献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不仅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尽管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存在差异。但是
目的: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对发育性白内障患儿术前及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眼前节结构进行生物测量,从而了解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后发育性白内障患儿眼前节结构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30万人受到结直肠癌的影响。结肠直肠癌造成的全球威胁正在增加,这
近年来,口腔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植入早期感染和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而菌斑生物膜是导致种植体相关感染(implant-related infection)的始动因子。因此,新型抗菌植入材料的研
目的:探讨利用乳腺动态增强MRI的纹理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是否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 CR)。方法:在2015年11月至2020年2月之间,这项回顾性研究包
近年来,慢性病患病率突增,在侵蚀人类健康的同时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现有的临床检测技术成本高昂耗时较长,无法实现对慢性疾病诊断指标的低成本快速检测。石墨烯场效应管(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GFET)生物分子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响应快速的优点,在疾病预防与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现阶段研究的GFET生物传感器,对差分式GFET生物分子传感器进行研究,设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极广、影响极深的历史、社会、文化事件。“知青”是韩少功的精神原乡,在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他一直没有放下对知青的
目的:中耳胆脂瘤是一种良性的鳞状上皮角质化增生性的病变,由鳞状层状角质化上皮细胞组成,它表现为一种含有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表皮样囊肿。中耳胆脂瘤的特点是细胞过度增殖,伴随的是角蛋白碎片的积累和颞骨及其周围骨结构的破坏。除导致听力损伤和耳流脓外,胆脂瘤还可以导致多种颅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瘫、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等。胆脂瘤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至今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REC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法(口服中成药中风醒脑液)结合烧山火法(喉三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象和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
目的:探究孤立大结节骨折中合并肩袖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08月至2019年08月诊治的急性孤立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124例(均为单侧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