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保健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少数民族孕产妇健康保健的需求,构建具有少数民族偏远地区针对性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模式。[方法]以数据回顾性分析、现场访谈、实地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少数民族地区现阶段文化、经济、卫生工作基本情况和孕产妇保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孕产妇保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建立远程医学干预模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信息化的角度,建立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的模式,并研究模式的运行办法、支撑条件,试图解决孕产妇保健中的问题。。[结果]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四个县中月龄<36个月儿童的227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孕期建册情况不容乐观,产前检查率和孕早期初检率较低,孕产妇保健质量与其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与妇女的文化程度呈最强相关,而与家庭人口总数、孩子总数呈负相关关系。结合访谈结果,发现环境因素是孕产妇保健水平的制约因素,投入不足是孕产妇保健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文化水平差异是制约孕产妇保健普及的根本因素,技术力量薄弱是制约孕产妇保健水平提高的阻力。可以利用远程干预破解地域瓶颈,利用远程医疗提高技术能力,利用远程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利用远程监测提高监护能力。建立了孕产妇远程健康管理干预、孕产妇远程诊疗干预、孕产妇家庭远程监护干预三种孕产妇远程干预模式。并分析了孕产妇保健的关键措施,医院帮带的信息化趋势,模式适宜干预地区、模式适宜干预项目、模式适宜干预对象,模式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等。[讨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保健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远程干预也不仅是技术上的干预,更是一种需要积极和密切配合的帮带模式。在远程干预实施的过程中,是否能结合当地特点展开干预,是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成功的关键。有必要提高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对这些技术的可及性,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模式。